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行远书评:土匪中的义匪,看《喋血潇湘》(1/2)

应作者潭城隐士之邀,这两天拜读了他的大作——《喋血潇湘》。的章节不多,但此书的确是值得一看的好书,为了让各位读者能及早享受盛宴,不才试评一下,以作推荐和宣传。不足之处还望作者和各位看客海涵。

本书伊始,便以青龙古镇这个颇有意思的地名开头作为整个故事的开篇,“红缨会”也在第一章中揭开了面纱。故事的背景是1939年发生的第一次长沙会战和第二次长沙会战以及后面的战争,在书的前部分章节中,长沙会战已经开战,行文只是粗略交代了事件,并没有过多战争场面的描写,主要是为后面的叙述做铺垫。但日军在我国已经露出狰狞的面孔,进行大规模侵略。

“红缨会”作为中的主要线索,在一开始就展示了自己本来面目。行事公平,在生意中讲究诚信,官府也打点的周到,完全是一副侠盗的摸样。而且还劫富济贫,特别注意在乡民中的影响,这样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出现在当时也不知道是百姓的悲哀还是幸福。他们坐镇一方,收取“会税”,保护本地的百姓不被土匪强盗骚扰,隐隐有点划地为王的意思。官府也是采取扶持的态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有这样的一伙人出现证明了政府的无能,也看出当时的百姓也是受尽欺凌,设想如果遇上霸道蛮狠的山大王,又不知道要遭多少罪。正是这样的一个开明的组织的领导者才调教除了我们的主人公——谢鸿儒。其实从起名这个事情就可以折射出谢印朝这个当爹的素质和层次。人如其名,谢鸿儒也不是飞扬跋扈的主。可以说算是中规中矩的,不胡搅蛮缠,也不称霸一方。从一开始就搞离家出走的把戏,可谓是一心想为国效力,迫切想上阵打日本人!作为一个土匪能有如此的觉悟真是可赞。的确,在国破家亡之际能有这样的志士是我们民族的骄傲,究竟谢鸿儒后面能在战场上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能不能凭借自己一身好功夫和满腔热血带给读者惊喜,还需看作者慢慢道来。

撇开“红缨会”,再说谢鸿儒这一家子人,老头子谢印朝虽为一个山大王,但还算是通情达理,基本符合一个小组织领导者的要求,母亲也是一贯的霸气,爱犊情深却不是溺爱和袒护。虽然作者没有详细的关于“红缨会”如何发展的交代,但我们不难猜测,谢印朝是一个强硬派,当然他的师爷也是影响他决策的重要人物。那么我们还需要认识认识谢鸿儒的舅舅,此人虽然在前面的章节中只有他的一封家信,但可以看出是一个仁人义士,在长沙会战之初就踊跃参军,上前线杀敌效力。作为侄子的偶像,这个人物在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可以说谢鸿儒为什么要执意参军不顾家里的阻挠和他有着直接的关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国家危难之际,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人影响者身边的后辈和朋友,他们是无畏和高大的。在谢鸿儒的软磨硬泡之下,家里终于交给他一个重要的任务,因为乡公会为衡山驻扎的国民军第10军预10师筹集了一批物资,需要有人沿途护送,谢老爷子把这个单子交给儿子去完成。

可以说,“运物劳军”这一章是第一章中的重要转折点,至此,的前面基本铺垫已经完成。战争场面即将拉开序幕,主人公谢鸿儒也是通过此行结识了一批军人而踏上自己的军旅生涯的。作者对于条理把握的相当不错,有略有详,叙述的也很有逻辑,没有让人感到错乱之感,平淡的文字中显现出作者的文字底蕴和对的理解。值得一赞的是作者对于人物的描写的确是妙笔,不同人物在作者笔下有不同的灵魂,刻画非常之深刻!虽然前面缺乏激情,有点乏味之嫌,但这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期待已久的剧情即将发生,后面只会更精彩。

再看当时的局势,透过谢鸿儒和张楚豪在第一章第十节中的这次见面,我领略了当时**的穿透力,虽然中国**是在南方起家,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思想工作能做到这穷山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