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朱元璋(5/7)
自己在世时功臣们就已经这样无法无天,等到百年之后,自己的继承人面对这样一群不知进退的元勋时,还能够坐稳江山吗?在朱元璋看来,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他和他的后代理应享有对这个国家的绝对统治权。面对越来越无法主宰的形势,朱元璋终于不能再容忍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以各种名义诛杀功臣,首先爆发的就是洪武十三年时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是凤阳定远人,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开始追随朱元璋,明朝建立后一直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洪武十年左右做到丞相的位置。徐达和刘基等人一直很看不上胡惟庸的人品,曾经在朱元璋面前提出过不同意胡惟庸担任丞相,胡惟庸得知后便一直怀恨在心。他曾经想要买通徐达的家人诬陷徐达造反,但却没有成功。朱元璋也没有听从徐达和刘基的意见,仍然任命胡惟庸为丞相。后来胡惟庸的权势越来越大,人也日渐跋扈骄横起来,他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随意控制朝政,各部门上奏给皇帝的文件先拿来自己看,如果有对自己不利的意见就藏匿起来不给皇帝看到。各处的钻营之徒和想要办事的人都纷纷找上门来,送给胡家的金银财宝和珍奇名马不计其数。这时胡惟庸仍惦记着当年刘基对他的意见,总算找机会把他毒死了才算解恨。
后来朱元璋终于决定剪除胡惟庸的势力。他逐步削去了胡惟庸的各种权力,最后把他处死,还追加了各种谋反通敌的罪名,又趁此机会将许多功臣牵入此案中,说他们与胡惟庸结党营私,打算共同谋反。结果许多开国功臣全家被杀,十年间共处死三万余人,共有一公、二十一侯被杀死或者在死后被削去爵位,朱元璋为此还专门作了《昭示奸党录》颁行天下。
胡惟庸案牵涉时间、范围极广,连早已在家休养的七十七岁的李善长也被扣上意图协助胡惟庸篡位的罪名,全家七十余口都未能幸免。后来有人上书为李善长鸣不平,说他本来就已经位极人臣之首,即使再帮助胡惟庸当上皇帝,能享受的荣华富贵也不会超过今天,何必还要冒造反的风险?如果说他自己打算当皇帝倒还有可能,要说他帮助胡惟庸谋反,简直是荒唐至极。朱元璋看了以后没法反驳,也没有再追究。
胡惟庸案是对功臣势力的重大打击,十几年后的蓝玉案更是几乎把功臣势力诛杀殆尽。蓝玉也是凤阳定远人,还是常遇春的内弟,英勇善战,屡次立下赫赫战功,朱元璋很欣赏他,将他比作历史上的名将李靖、卫青。但他后来也是居功自傲,嚣张跋扈至极,随意侵占民田,鞭打前来调查的官员;随便操纵军队人事处理和部队调动;出征时侵占战利品;途经喜峰口时由于守关官员没有及时开门,他竟让兵士毁关强行通过。这些都引起了朱元璋的强烈不满和警惕,到了洪武二十六年时,有人控告蓝玉谋反,审讯中又牵连出许多开国功臣,朱元璋趁此机会又将许多开国功臣灭族。这次前后共杀了两万余人,事后据此事件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