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开国皇帝朱元璋(4/7)

夺取天下,建立了明王朝延续几百年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政治人物之一。与此同时,作为一位颇有识人之明与容人之量的英雄人物,他对于当时其他的豪杰之士也怀着欣赏与敬佩之情,比如与他对峙很久的扩廓帖木儿就是最令他佩服的人物。

扩廓帖木儿本名王保保,是元末名臣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后来被他收为养子。至正二十二年时察罕帖木儿在益都被杀,扩廓帖木儿承袭其职,从此就成了朱元璋的对头。交战多年,朱元璋始终未能使扩廓帖木儿臣服,却也钦佩他的才能与意志。有一次朱元璋派曾经与扩廓帖木儿同为元将、如今却已经归顺自己的李思齐前去劝降他,结果见面时扩廓帖木儿对李思齐礼遇有加,分别时却派骑士将他送到边界处,告诉他要留下一只手臂作纪念,李思齐也是个好男儿,既然知道不可避免,只好砍下一只手臂交给骑士,回来后不久便重伤而死。

虽然这样,朱元璋却越发敬佩扩廓帖木儿。后来他曾经与部下谈论起谁是自己心目中的天下奇男子,别人都猜测是早逝的常胜战将常遇春,但朱元璋说,常遇春虽然勇猛,却是自己的部下,而扩廓帖木儿却始终没有臣服于他,所以更令他心折。在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中也曾有扩廓帖木儿出场,但关于其妹赵敏的情节却是虚构出来的。事实上王保保确实有一个妹妹,当他逃回和林时,许多家属都被明军俘获,朱元璋就让自己的第二个儿子秦王娶了王保保的妹妹为王妃。虽然他一心要结交扩廓帖木儿,但直到洪武八年时扩廓帖木儿病逝,朱元璋始终未能如愿。

朱元璋有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比较重视对手的出身,这大概和他自己出身贫寒有一定关系。而且由于他自己也曾经是元朝的子民,所以对元朝的皇族和名臣后裔也很重视。比如成吉思汗时期名将木华黎的后代纳哈出,虽然他与朱元璋打交道时先降后反,后来又占据辽东久为边患,但朱元璋却始终对他很客气,终于想方设法劝其投降。这里当然不乏笼络人心的因素,但“名臣之后”这一背景也确实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

明朝初年时大军北征蒙古,抓回了元顺帝的孙子,有人劝朱元璋行献俘典礼,但他却觉得这样对待前朝君主的后代太不忍心,坚决不答应。有人对他说唐朝开国时也曾经举行过献俘典礼,他却说那是处理王世充的方式,如果是对待大隋的子孙,恐怕就不会这样做。事实上,朱元璋对待和王世充类似的其他割据政权首领时,态度就非常严厉,比如张士诚和陈友定都被他下令杀死,这也与他奉元朝为正统,而将当时的割据群雄都视为乱贼有很大关系。

胡蓝大案与功臣们的下场

与结发妻子比起来,朱元璋的贫贱之交们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古语说“狡兔死,走狗烹”,除了赵匡胤能通过杯酒释兵权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外,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很难避免杀功臣的事情,但杀戮功臣最多最惨的还是开创明朝的朱元璋。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弟兄们几乎被他杀了个精光,一杀起来就是满门抄斩,而且手段残忍,无所不用其极,让几百年后的人听起来仍然不寒而栗。

可以同患难,为什么却不能同安乐?究其内在原因,无非是形势改变,人心也随之改变。当年大家一起打仗,战争时期没有涉及到太多利益分配上的矛盾,而建立明朝之后,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利益纷争摆到了首要位置,各种问题也就由此产生。开国不久,朱元璋为功臣徐达修了纪功坊,另两位功臣吴良、吴祯兄弟酒醉路过,看到后气不打一处来,认为皇帝只给徐达修而不给自己修,是对他们功劳的藐视,于是动手就砸,一直惊动了朱元璋。第二天朱元璋问明原因,知道两人只是与徐达争功,并不是存心挑战自己的权威,也就一笑了之,给两人也修了就算完事。

如果功臣们只是为这些细节上的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