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第二回 看戏文少年立志 拜师傅永奎传艺(2/4)

落了一场大雪,雪后,接着又是冰冷的寒天。又过了一个来月,随着阳气的上升,气温的回暖,雪才慢慢地融化。由于没有种上庄稼,翌年,一场饥荒给这里的庄户人家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一天晚饭后,张永奎坐在客厅屏风前的圈椅上,一只脚着地,一只脚蜷回来搭在椅子棱上,鞋子摆在椅子前,一手握着旱烟袋,一手抹了抹嘴巴下浓密的胡须,然后把烟袋锅子伸进了旱烟袋子,装满一锅子烟沫,抽出烟锅,把烟锅子送进嘴里,用牙齿噙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子,一手用两根指头掏出一根火柴,在盒子上一划,火着了,点燃烟沫,猛吸一口,随机吐出烟雾,又吧哒吧哒地慢慢吸着旱烟,吧哒一下烟嘴子一闪,吧哒一下,烟嘴子一闪,一张口,嘴里冒出一团一团的烟雾,吸了一阵,烟袋锅子上的烟沫红了,嘴巴离开了烟嘴子,抬头对站在身边的年轻长工万祥,不紧不慢地说:“万祥,给你说个事,你看今年小麦没苗,冬天不用追粪了,地里也没啥活儿可干,你可以回家歇一段日子。”正说着,门外有人敲门,永奎用眼神示意万祥去开门。

万祥立即走向大门,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年青人,中等个子,穿着长袍马褂,白净的脸庞,看起来很英俊,仔细一看,原来是张集贤,他领着一个十多岁的孩子站在门外,万祥伸着右手说了声:“请进来吧!”集贤跟着万祥来到了永奎面前。

集贤张口问候了一声:“大叔,你老最近身体可好。”

永奎点了一下头,作以回答,然后问张集贤道:“贤侄,这么晚了,你来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没有等集贤回答又问道:“这个孩子是谁?”

集贤指着那孩子说:“他叫杨久娃,是插犁木匠杨大叔的儿子。”永奎一眼认出了这正是去年祈雨时那个手持花棍的小男孩。

张集贤接着说:“也没有什么要紧的大事,现在灾情延续,久娃外家现在口粮紧,为吃的发愁,把久娃托付在我家,吃住都没有什么问题,只是饭时添加一双筷子的事。我父亲最近忙于县城做生意,回不了家,也就顾不了家。我又要到远处读书,无法照看久娃,我们父子不在,没人管教,怕他走上邪道,因此我父亲想把久娃放在你这里,让你管教他。”

永奎一听,是老朋友的儿子,眼前就出现了老朋友的身影。

原来,久娃的父亲杨怀福是新村高家的外甥,青年时代,经常到外家走动。时间长了,结识了爱弄枪使棒的张永奎,二人都有这方面的嗜好,时间长了,交往密切起来,就以兄弟相称。

杨怀福婚后几年,添了个孩子,为了让孩子生存下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按照东府习俗,给孩子认干亲,就是拜义父母。认干爹的方法很多,有的婴儿生下后,认为第一个登门“逢生的”外姓人与婴儿有缘,便拜他做干爹;有的地方是在孩子满月那天的中午,把孩子抱出村外转游,俗称“撞道”,碰到的第一个人与孩子的父母同辈者便是干爹干娘,长辈者便是干爷干婆;也有满月那天,天刚亮时,年轻的父母就要把孩子抱出村外去,俗称“撞露水干爹”,所碰见的第一个人,无论是官、是民,是富、是贫,即使是个讨饭的,也得拜他做干爹。杨怀福夫妇商量了撞干亲的方法。

长久满月那天,杨怀福夫妇清晨抱着孩子,站在大门外的大路上,撞干亲,正好撞上了路过的新村富裕人家张树森,他们向张树森叙述了认亲的缘由。张树森看着杨怀福妻子怀抱的白胖胖的孩子,想到自己只有独苗集贤一人,若认了这门干亲,儿子以后也有个帮手,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在路上问明姓名、住址,三天后登门拜认。杨怀福夫妇设宴招待干亲,并以厚礼酬谢。干爹干娘要送给孩子衣服、鞋袜等礼物,还送银项圈、长命锁等贵重物品。干爹与亲家按照乡俗先给孩子起一个**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