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部之“五一口号”与香港北上(2/2)
第三批:12月26日,李济深、朱蕴山、茅盾、彭泽民等,乘苏联货轮“阿尔丹号”起程,1月7日在大连登陆,后赴沈阳。
第四批:1949年2月28日,柳亚子、马寅初、郑振铎、叶圣陶、曹禺等,乘挪威货轮“华中号”起程。此前,即1月31日平津战役结束,上述人士在山东莱阳登陆,后赴北平。
此后批次愈加密集,单批次的人数也愈加众多。
其中,黄炎培一行的经历颇为传奇,在**地下组织的安排下,于2月从上海赴香港,又于3月14日从香港起程,在登陆天津后赴北平。
人数最多的单批次,是于3月21日起程的“宝通号”货轮,载有曾昭抡、阳翰笙、严济慈、丁玲等250余人,在登陆天津后赴北平。
1948年9月~1949年9月,**香港分局先后分20余批次秘密运送1000余人北上。
与此同时,在内地的部分**人士,如费孝通、雷洁琼、田汉、吴晗、周建人等,先后经石家庄赴平山县西柏坡、李家庄(**部所在地)。
另从海外归国的**人士,有陈嘉庚、司徒美堂等。
1949年6月15日~19日,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在北平**勤政殿召开;9月21日~30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怀仁堂召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