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写在《唐哼囔传奇》连载之际(1/2)

写在《唐哼囔传奇》连载之际

于凤林

我和吴新友是蒲城县马湖高中七二级同学,在学校,我们共同经历了学习文化课,参加建校劳动,学校篮球队的体育训练等活动。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毕业以后,我们走上了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我入伍当兵,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新友回到家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几年以后,他当了一名民办教师。

2015年中秋,我们高七二级同学分别四十三年以后,在蒲城县城宾馆聚会。新友把这次聚会的经过编了个小册子,让我题写了书名:《相聚蒲城》这样我们之间来往又加深了一步。2018年,我给眉县一座寺院捐献一尊佛像,院方立碑做纪念,让我参加揭碑仪式发言。我就让新友写点发言的文字。新友听了,欣然命笔,写了碑文与发言稿。到了揭碑那天,我们几个人乘车共同参加了寺院的佛像开光仪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微信的开通,我们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了,友谊加深了。我们在西安居住的同学经常聚在一起,谈过去,谈人生。

在此期间,新友以故乡的人与事为主题、素材,介绍了家乡老一辈革命者为国家、为民族英勇奋斗的事迹。这些人与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英雄已经作古,他们的英雄事迹已经淹没在岁月的风尘之中,为了搜寻英雄的事迹,他不辞辛劳,通过走访调查挖掘整理,寻找家乡英雄和名人历史足迹。然后用自己勤奋的笔墨,以纪实文学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英雄事迹记录下来,如电影般的回放,把英雄事迹还原,展现在读者面前。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英雄的缅怀,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一时期他写了很多家乡的英雄人物传记,发表在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上,传到微信群里。我有幸看到他的文章。对我印象最深的有《老红军吴成发的传奇人生》《游击队长》《从青训班走出的将军》《张关海传奇》《怀念母亲》等许多篇章。

《老红军吴成发》一文,用朴实的文字,选取人物活动的十来件事迹,叙述了家乡一位青年农民吴成发,奔赴陕北参加刘志丹领导的红军的事迹。再现了一个老红军战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参加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设美好**的传奇一生。

《游击队长》一文描写了我们家乡一位贫苦出身的青年后生韦永昌,在民族危难的时候,怀着一颗拳拳报国之心,独步来到民族英雄杨虎城将军的接兵处报名参军,走向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在华北抗战八年,回乡打游击四年,在出生入死的战火中为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

《从青训班走出的将军》描写了一个戎马一生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傅子良的战火经历:少年参军,延安守卫,边区送人,血战永丰,攻占兰州,抗美援朝,台海炮战。把一个英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张关海》一文选取人物一生几个传奇段子,惜墨如金,毫无累赘,活灵活现地把一个有胆有识又不无正义的无畏英雄雄形象跃然纸上。

《怀念母亲》一文,选取主人翁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生火烧水炒菜擀面条,纺线穿针引线逢衣服,一步一步展现人物事迹。文章乡土味十足,却不失优雅。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面对接足而来的灾荒,主人翁操持家务,带着一家人艰难度过了一个个难关。把一个受尽苦难的艰辛的母亲形象,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此,让人心酸,使人落泪,又激人奋进。

读了新友这些文章,一个个活生生的面孔一次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他们的事迹,激励人们去努力,去奋斗,去生活。

前些日子,接到新友发来的《唐哼囔传奇》书稿,我仔细地拜读,读到娶媳妇闹洞房一节,感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