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决战黄巢第十九章 御驾亲征(3/5)
只可惜,同心同德这句话,并不存在于当时的将领脑海中。
当时唐将程宗楚率军首先自延秋门进入长安城,唐弘夫紧接着率军赶到,王处存率领精锐士兵五千人于夜晚也进入长安,得到长安市民的欢迎。入城的程宗楚等人恐怕其他将领入城分去他们的战功,竟不通报凤翔节度使郑畋和夏节度使拓跋思恭。而入城的官军士兵们放下军器进入居民私宅,抢夺金帛,掠取妓妾。王处存下令军士系上白色丝绸头作为记号,但坊市无赖少年不少人也载上白丝头,照样掠人劫货,使长安城内一片混乱。
这时黄巢率军露宿于霸上,侦察到城内官军号令不整,而且围长安的诸路官军互不联系,于是率军还袭长安。黄巢军自诸城门分别进入,大战于城中,唐将程宗楚、唐弘夫都被杀死,官军士兵由于抢劫物太多,负重而走不动路,被黄巢军杀得大败,死者有十分之。王处存收拾残兵余众归还到渭桥扎营地
。
丁亥,(十月)黄巢再进入长安,极怒长安市民先前欢迎唐军的举动,于是“纵兵屠杀,流血成川,谓之洗城。”唐诸路军全部撤退,黄巢军的声势更盛。
这一来一去对长安城的劫掠,再加上黄巢第二次败逃出长安时纵火焚烧长安宫室,官兵再入时地“官军暴掠,无异于贼,长安室屋及民所存无几。”让这座中国历史上最伟大辉煌地都城,遭到了致命的浩劫。从此以后,这座集中华文明辉煌于一身地长安城再也没有恢复过元气,就此与大唐一起衰落了!这是何等令人痛心疾首地事情!
从前的云子昊。每当读史至此,只恨不能把抢功坏事的众人挫骨扬灰,杀而后快!只可惜,坏了大事的罪魁祸首,竟然在黄巢再入长安的时候就已经死去了。否则,当他们得知黄巢此后的作为,不知道会否为自己的行为而惭愧。
到了现在。李俨当然不能让旧事重演。他本有心把几个罪魁祸首地除职。只是,他拿不出一个说得通的理由来。毕竟。此后地事情还没有发生,李俨要如何解释他为什么会知道此后历史发展的问题?而且,当时大唐的将领又有几个不是争功之人?说不定,换了人还不如这几个呢!也就只好罢了。
但是,他是绝对不希望这种情况向后是历史一样重演一遍的。
而在后世历史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因为将领们私心太重。只怕僖宗躲在西川不肯出来,这些人少了钳制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他要御驾亲征,他要用自己的大军、自己的皇帝名义,阻止这一切。如果有人再敢不听号令,彼此争功、抢劫百姓,那么他手下地十五万大军,就会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做军令不可违!什么叫做杀无赦!
不过,这一切的条件是,诸节镇得兵马,在皇帝御驾亲征之前,并没有轻举妄动,并没有攻打长安。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李俨在决定御驾亲征、还没有说服郑畋的时候,就已经先发出措辞严厉的诏令,命令诸节镇兵马必须驻军原地,对长安围而不攻。违令者斩。
同时,他知道程宗楚、唐弘夫等人都对郑畋言听计从,于是也让郑畋给他们去信,让他们保持军队不动的态势。
有了这两个因素,再加上由于李俨出现在凤翔导致的历史改变,凤翔节度军和郑畋都没有出现在包围长安的兵马中
。此时围困长安地军队,只有唐弘夫率领朔方节度兵马两万屯渭北。王重荣率领本部兵马三万屯沙苑(今陕西大荔县南)。王处存率领本部兵马两万五千屯渭桥,拓跋思恭率领本部兵马一万八千屯武功(今陕西武功县西北)。程宗楚率领本部兵马一万三千进驻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