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决战黄巢第十六章 诸镇起兵(1/4)
中原地区诸藩镇正在集中兵马,准备应郑畋之檄讨伐黄巢的时候,远在中原之外的代州崞县之西,前往代州招募士兵的唐将李友金、瞿稹却没有准备讨伐黄巢的事情,而是为自己招募来的将士而头疼。
这些将士一共有三万多人,都是北方的杂胡,驻扎在崞县之西,是李友金、瞿稹在十天之内招募来的。按理说这样的成绩也相当可以了。
只是,这些胡族士兵粗犷骠悍,暴虐凶横,瞿稹和李友金都无法控制。
李友金无可奈何,想起了自己的兄长李国昌父子,二人都勇猛非常,这些胡人士兵,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降服控制。
于是李友金去游说北监军陈景恩:“今天虽然有兵众好几万人,如果没有威信卓著的将领统帅他们,最终是不能成功的。我的兄长司徒李国昌与他的儿子李克用,均有过人的勇力和智略,为兵众所推服;陈骠骑如果能上奏大唐天子赦免他们的罪,召回他们任为统帅,就可以使代北诸胡士兵群起响应,贼寇再猖狂也不足以平定了!”
陈景恩听后感到有道理,于是上表奏请。
李俨接到这一奏章,心中委实难以决断。
李国昌,最重要的是李克用,是晚唐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
李国昌父子都是沙陀人。沙陀原为西突厥别部。
在后世历史上,本来已经降附唐朝的沙陀酋长朱邪赤心(赐名李国昌)与儿子李克用在僖宗继位后叛唐。被幽州兵击贩,父子均逃入鞑靼,躲在阴山不敢出来。不久,李国昌病死,在太监杨复光地建议下,唐廷便赦免李克用之罪,召他率军返国。以抗黄巢。这一引狼入室之举,遗害甚久。五代的三个“朝代”,后唐、后晋、后汉,三朝“帝王”,均是沙陀人,尤其是石散塘,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种上中国数百年深祸。
有这样的因素。所以李俨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同意赦免李克用父子之罪。
明明知道结果的事情,自己似乎的确不应该重蹈覆辙。
但是,既然历史已经改变,出现了自己这么一个来自后世的人,难道自己就没有信心,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吗?
毕竟,李克用这个人还是很有军事才干地。只要自己方法得当,未必就不能用。
到底是避免重蹈覆辙。还是想办法改变历史呢?
想到后来,李俨不觉恍然:无论如何,历史都已经发生了改变。自己也不要北国去的陈旧历史所束缚。李克用再利害,再有本事,只要自己地种种手段施展出来,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坐自己的忠实臣子。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其实。只要自己让国家强盛起来,天下也不会有那么多野心家。就算有,他们也不能得逞。所有的野心家,其实都只有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才有用武之地的。
想到这里,李俨终于同意了陈景恩的奏请,颁布特赦令,让李国昌父子回来征讨黄巢。
李友金等人接到诏令,顿时大喜。李友金亲自带着着诏书带五百骑兵到鞑靼往迎李国昌、李克用父子,李克用奉诏后立即率领鞑靼诸部兵万余人开进塞内赴援。屯兵在雁门。
李克用。再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李克用屯兵雁门地同时的同时,大唐前汝州防御使。如今伪齐的河阳节度使(治所在孟州,即今河南孟县)诸葛爽自河阳奉表朝廷,表示要弃暗投明,复归大唐,李俨虽然对这号人叛降不定的举措相当反感,不过为了稳定人心,还是任诸葛爽为河阳节度使
。
宥州(今内蒙古鄂尔托前旗)刺史拓跋思恭本为党项羌族人,黄巢军初入长安,就集合夷族、汉族士兵,在鄜州(今陕西省富县)会合延节度使李者昌,结成同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