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英国的大麻烦(3/5)
面对高达六十到八十万的印苏日联军,英国战后好不容易组建起的十五个英印师全被留在印度应急,根本无法抽调去北非。穆盟和钱德拉又因为实力不济,自保都有问题,所以也没法派兵。
就在昨天晚上,实力大涨的尼赫鲁在德里宣布印度独立,国大党十个步兵师和印共七个步兵师突然发动全面攻势,仅用半夜时间就横扫北方,并快速占领一度被钱德拉控制的詹谢普尔塔塔钢铁厂。塔塔钢铁厂可以说是印度为数不多的重工业基地,每年三百万吨粗钢是英国重要的钢铁补充,而且还拥有制造汽车、火车和拖拉机的能力。如果被用于军事,不能说厉害,但每月拼凑几十门大炮和坦克什么的绝对没问题。由于进攻突然快速,骨干成员全都是苏联老兵,驻守那里的一个英印师几乎没打就投降了,还白白将中国交付的几十辆T26坦克和数百门大炮白送给苏军。
更糟糕的是,就在昨天下午,苏军的四个步兵师突然从亚美尼亚出发,通过大不里士进入伊拉克的基尔库克库尔德地区。一下子就将韦维尔的几个师冻在当地无法抽调,同时亲德的伊拉克金方阵集团也加强活动,连德国人都插一脚,扩大了在伊拉克的间谍活动。
利用伊朗山地,加上白崇禧要等中亚铁路延伸到伊朗北方才会南北夹击,所以苏军伊朗战局暂时僵持。不过摩萨台的工作还是卓有成效,已经将大部分引苏入侵的罪名都强加给库尔德人。这招虽然帮他逐渐改善和巴列维的关系,两人开始商量组建立宪联合政府,但也给了苏军加强和库尔德人的关系的借口。最终导致苏军进入基尔库克,保护大不里士和高加索侧翼,还隐隐威胁咫尺之遥的巴格达。
而这些,全部都和杨秋有关系!即使没有直接证据,英国人也能猜到些,所以卡尔不直接骂人已经算很客气了。
北非已经严重兵力不足,印度又陷入全面战争,连苏军都摆出进攻中东的态势,难怪卡尔一来就着急求救,白厅在电报里时甚至用上“如中国不救援,三周内丢失印度和伊拉克”的词汇。本来这种军事支援的问题,应该在盟军司令部讨论,但一来中英结盟不久,很多机构还不完善,二来设在利雅得的印度/波斯战区联合司令部也因英国国内局势不利,基本是中国一家唱独角戏,所以他才亲自来找杨秋。
救肯定要救,现在已经不是战前,中英结盟后再怎么挖墙角,也必须先保证胜利。不过怎么救需要斟酌,因为民国自己也要面临日苏两面夹击,为此还不得不让白崇禧摆出守势。而且关岛战役还没音讯,能否彻底打开马里亚纳这个关键点不得而知。即使赢了,后续还要向马里亚纳投送至少十个师,用最快速度控制附近的战略岛屿,这又是一笔大开销。
没钱啊!
杨秋悄悄斜了眼詹森,暗想是不是和罗斯福通个气,把哈尔西干掉嫁祸给日本,给他借口参战支援自己几十亿也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