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第947章 英国的大麻烦(2/5)

照理说应该能挡住,怎么那么快就被意大利攻破防线威胁埃及了呢?

连杨秋也不解,历史上直到41年初埃及才会受威胁,怎么提前了那么多?

卡尔的脸色有些怪,盯着杨秋,似乎想骂娘。搞得站在旁边的辜玉文暗想,是不是要叫警卫进来。良久后,他的脸色才阴转多云,吐出一个单词:“印度。”

“印度?这关印度什么事?”顾维钧继续追道。

“咳咳......。”卡尔见到杨秋还一脸迷惘,忍不住咳嗽两声,加重语气:“总统先生,英印师主力还在印度。”这句话让杨秋陡然明白,为何卡尔想骂自己了。

印度因为地理位置,在平行世界的二战里并不出彩,但现在不同。甘地的意外死亡,导致尼赫鲁提早将国大党引入激进道路,上任伊始就号召全印度抵制英国。他派人来见过杨秋,但杨秋不想和英国冲突,因为印度(指印度教地区,穆盟当时的控制区绝对是鸟不拉屎)是英国的核心利益之一,所以对印度国大党提出的合作非常冷淡,反而和穆盟勾勾搭搭,还扶持钱德拉和印度**党。尼赫鲁见状,干脆求助苏联和日本,恰好当时斯大林也希望走印度通道向外输出革命,所以给予了大力支援,还援助包括坦克在内的不少武器。中苏战争爆发后,在阿富汗溃败的十几万大军也逃入印度,甚至在撒马尔罕战役失败后,还陆陆续续有数万跑散的苏军和当地苏联移民翻山越岭逃到国大党控制区,使得印共总兵力超过三十万,并且七成都是经验丰富的苏联老兵和国际战士。经过半年磨合,一个月前国大党和印共达成协议,以国大党为首,先联手推翻殖民统治,再讨论两党的地位问题。

这么一来,因为需要防备国大党和印共联军,英军不得不将开战后组建的英印师留在印度,还将杨秋出售的苏制武器留三分之一在印度。本来英国还不担心,因为印度缺乏工业能力,不足为患,但日本的插手却让事情复杂起来。据情报称,中日开战前,日本总计向国大党交付各类枪支30万支,机枪5000支,还有2万支掷弹筒(都是东南亚缴获的,掷弹筒是早期中国出售给菲律宾和暹罗等国家的),各类大炮500余门,100辆坦克。还将在菲律宾和马来亚等地缴获的总计150架美式P36、F2A水牛战斗机、飓风和10架B-10轰炸机等飞机一起转交给尼赫鲁。苏联在丢失阿富汗前,也有大约30架IL2和I-16进入印度,并且尼赫鲁和苏联政府当时还从日本手中购买了大量机器设备,用于自产武器弹药。更糟的是,英国错误估计了GC国际的能力,连杨秋都没想到,斯大林利用GC国际,在中苏开战后的大半年里,总计向印共运输了至少五万吨各类设备和大量武器弹药,其中最大援助来自南美和巴尔干半岛的GC国际组织,带去至少价值三千万美元的机器设备和药品,阿尔巴尼亚GC国际组织更是成为苏印武器中转站,以中立国的身份,大肆向印度运送武器弹药。由于当时英法已经和德国交战,加上情报疏忽,竟然直到最近才知道。

当然,这些机器设备是不可能让印度成为工业国家的,但印度本身就有令人眼红的铁矿等丰富资源,境内还有几座小油田,而且英国殖民统治者也留下一些基础工业的底子。加上苏联早期的援助、GC国际的两千余国际战士,和至少三千日本“志愿者”的加入,已经能制造枪支弹药等轻武器。再加上为吸取印度的黄金和硬通货,张志丹和方瑞也没少通过第三方,向尼赫鲁走私苏制武器,至今已经从印度弄回一百二十吨黄和数百吨白银,交付的武器装备也能武装三四个步兵师。

这样一来尼赫鲁的腰杆当然硬了,从苏军进入后,就宣布全面抵制战争,号召印度国民不要加入英国军队,不要为帝国主义战争服务,还宣称要趁机独立。大家可别小看英印师,虽然战斗力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