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怒海(二)(3/4)
出国留学的士官生都爱抱团,每一届都有自己的“老大”,刘明诏是赴德陆军中的老大,秉文是海军年轻人口中的大哥大。这个玩笑似的称呼被大伙保存了下来,所以秉文没在意这种称呼,望着哈坎的背影也有些猜不透他,说道:“他自己要随我们去,而且昨天还辞去了所有军职。”
陈世英挠挠头,这个德国佬什么意思?难道不舍得这些东西?他正在奇怪,哈坎已经转过身:“如果你们想活着回去,现在……必须出发!”
“现在?可是……”
陈世英更加疑惑,但秉文却身躯微微一震。哈坎虽然不是德国海军中最好的舰长,但从塞德利茨号两次逃生的经历可以看出,他绝对是海航方面的专家!性子腼腆的刘明诏虽然不懂航海,却也看出哈坎是要借用大雪突破海峡。
“破冰船改装好了吗?还需要多久?”一旦决定,秉文立刻变了个人。干练果断,话语清晰,连哈坎都暗暗点头。陈世英能从数万海军将士和学员中脱颖而出,同样是极优秀的军官,立刻回答:“已经改好随时可以离开,船队补给昨天就全部完成,现在正在装蔡司的货,预计两小时后可以出航。”
“通知大家,两小时后出发。”
秉文站直身体,扑面而来的风雪不仅没让他感觉寒冷,反而激发起了无限斗志!北冰洋航线又如何?风暴和冰山又如何?既然有人走过,那么中国新一代年轻海军人同样敢闯进去!无论如何,都必须把这些船带回去!和庞大地德国工业总量相比这些东西并不起眼,但它们却是最精华的一部分!
这是……祖国迈入强国之林的基石!
得到启程命令后,来自海军、情报部、当地华侨和从波罗的海沿岸国家高价招募中挑选的两千多位水手迅速行动起来。他们中有些人是为了国家,有些是为了监视,有些是寻找刺激,也有为丰厚甚至暴富的赏金,只有哈坎……谁也不明白他的目的。随着这位离开基尔港后就没笑过的海军舰长钻入改装一新的01号远洋破冰船,桅杆顶部的红色信号灯打出一串符号。
“龙抬头。”
*******
席卷欧洲的暴风雪让巴黎陷入寂静,只有回到这里的各国使馆内还热闹非凡。
得益于国内财政好转和西线远征军的表现,中国大使馆已经迁出当年狭窄拥挤的公寓楼,搬入一栋占地数百平方的三层独立别墅,这个坐落于塞纳河畔距爱丽舍宫只有10分钟车程的别墅已经被直接买下,还第一次学习欧洲架设起了属于自己的无线电。虽然南京和重庆都开始生产无线电,但产量低而且技术上也不及较发达的欧美,所以使馆特意购买了两台马可尼公司产的大功率无线电报机。
从巴黎和会开始,两台电报机就几乎没休息过。来往于国内和英美等地的电报源源不绝,政治、意见、部署、清单等等,一切需要的东西在经过加密后全汇总到这里,然后被译电员翻译出来摆放到代表团小桌上供讨论和参考。一楼左侧的小会客厅是最近使用最频繁的场所,保护使馆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和工作人员早早将壁炉塞满,跳动的火焰驱散了严寒,也让从世界各地赶来的民国代表们能轻松惬意地讨论情况,为国家争取利益。
来自缅甸的圆形楠木茶几四周围满了人,除了国内赶来的陆征祥和徐秀钧等人外,从美国赶来的顾维钧、驻英大使施肇基,驻比利时荷兰大使魏宸组,驻法王正廷,军方代表陆军张孝准和海军叶祖圭,还有曾琦等赴欧留学生代表。宋子清无疑是这些人中较为特殊的一位,身为国防军总参谋长,这是低调务实的他第一次出国参与国家级别的会议,虽然很少发言,但他背后却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强大团体,所以连陆征祥都隐隐以他为首。
而另一位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