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怒海(二)(2/4)
不仅两艘破冰船都需要按这个要求加装武器,船队中的商船也需要增加一些马克沁机枪架和水上飞机舱。当然,所有武器都必须隐蔽起来,至少要确保从外部无法看出这是武装船。工人们非常努力,虽然无法离开但每天100美元的工资对现在的他们来说非常宝贵,何况每天还能拿到10罐午餐肉,所以短短两月就全部完工。
陈世英深吸口气向码头边走去。随着脚步,17艘艨艟灰影静静地躺在瓦尔诺河和波罗的海交汇的水域上,全部都是德国战前制造的新式远洋轮,最小的排水量也超过1.5万吨!最大的两艘油轮更达到2.8万吨。当然,现在的油舱里除了设备和机器外,只有一包包以防万一的燃煤包,至于计划中的重油,因为德国无法提供只得作罢。
原计划中最理想是带25至30艘回去,但骄傲的德国人也并非什么都愿意卖。不过这已经非常不错了!最起码点名的克虏伯装甲冶金配方,去年初才研究出的火炮身管自紧技术,穿甲弹技术。莱茵金属公司的超硬铝合金、马尔本公司一度研究过却又放弃的液体火箭图纸,梅赛德斯的发动机实物和图纸,还有包括大型模压机、水压机、油压机、两台原本为马肯森巡洋舰准备的超大型船舶柴油机在内总计270台成套精密机床和设备。加上刚刚抵达蔡司光学,全都是国内最需要的高端制造设备,更别提2771种使用了1.1万只皮箱装载的各类工业设备制造图纸了!虽然这些图纸回国后还需要翻译,而且德国提供的全都是备份品,但价值却是真实的!这些无论哪一样拿出去,都是连英法美都会心动好东西。
外人看来这些大公司一定很傻,将这样重要的技术和设备卖掉,但实际上他们却非常聪明。对德国这种早已进入工业化的国家来说,机器设备都不是问题,只要拥有充沛资金、有技术工人,就能静待战后最残酷的几年过去重新发展起来。而且这些技术大部分都是他们已经研究过的,毫无秘密可言,所以可以很放心将备用图纸出售赚取利润,再把原件运往瑞士等国秘密储存起来。可惜的是,最让大家眼红的,利润最大也是德国最强的化工资料他们拿出的不多,除了制碱、合成氨、化肥、合成橡胶等十几种国内已经摸到门槛或已经生产的东西外,其它的宁愿烂在肚子里也不愿卖掉。这种一货两主即赚到钱又保存实力的做法不免让人心酸德国的衰败,又让人感慨他们试图东山再起的不屈决心。至于达成协议以高薪聘请的数千余技术专家、图纸翻译和高级技工,却不会冒险一起出海,他们将在巴黎和会后陆续出发,直到教会中国学生和技术工人看懂这些图纸,制造出成品并熟练操作这些机器后才会回国。
陈世英静静地看着,嘴角慢慢勾了起来,连脚步声都没注意。
“看什么呢?”
声音打断了他的畅想,扭头看去秉文和刘明诏穿着厚厚风衣不知何时走到了身后,而让人惊奇的是哈坎舰长居然也来了。陈世英连忙敬礼:“少将。”
“我已经辞职了。”哈坎面无表情地摆摆手,越过他们望着雾气中的船队,脸颊严肃线条冷硬。陈世英悄悄撞了下秉文:“老大,他……怎么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