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对我国企业兼并控制情况的资料2(6/13)
勒合资就是前车之鉴。
舍弗勒辨解:工业基础件种类繁多,都可军民两用,如果都保护,企业将失去创新动力和竞争力;中国每年花100亿元进口高端轴承,不如在本土生产,可提高供货可kao性。但并购计划被搁置
。
2006年8月,国家五部委组成联合调研组赴洛阳,明确:禁止外资整体收购和控股洛轴,但允许参股,或局部合作。
目前重组洛轴的对象已锁定为大型中央企业。但多家企业与洛轴谈判重组均无果而终,最大障碍还是债务和人员开支负担。洛轴的工资和养老金开支每年需数亿元,但洛轴年产值只有10亿元,
不堪重负。目前洛轴正把重心转向谋求政策性破产,其申请已得到国务院国资委的原则同意。
2007年1月,河南省拟方案:以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为平台重组洛轴,永城控股LYC67.5。
附:洛轴是怎样陷入困境的
2006年河南省国资委调研报告:“从90年代中期开始,洛轴集团……管理粗放,对生产经营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使违法违规者活动猖獗,财务黑洞触目惊心,国有资产流失严重”,“集团内
人际关系复杂,管理失控。经理层连最基本的信托责任都丧失,是逆向选择,毁灭企业。”
盲目扩张。1992-94年,洛轴出资4000多万元,在30多个城市设销售公司,由集团统一管理。1996年以来,江浙及环渤海的轴承企业兴起,市场价格下滑,公司陷入亏损。集团营销体系僵化,
产品贱价出售,子公司以低于市价15的价格从集团提货,以低于出厂价12的平均价格销售,亏损率达18。集团将亏损做应收账款处理,账面盈利,亏损留给子公司。
监管迟钝,管理混乱。销售回款每月不足6000万元,其中2000万是顶账实物,但每月必须有7700万现金才能维持运转,以至每年新增1亿多银行贷款。2004年,集团总资产33亿元,其中应收款
达10亿,实际能收回的只有1亿多;银行负债高达24亿元。
西北轴承被恶意吞并:
宁夏西北轴承曾经是全国轴承行业6家大型一档企业之一,是铁道部生产铁路轴承的定点厂,在行业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经营不当,陷入财务困境。2001年,西轴整体与德国FAG公司(
德国最大、世界第三大轴承制造企业)合资,德方占51的股权。当时铁道部已有了一家南口SKF合资轴承厂(与世界第一大轴承公司瑞典SKF合资),也同意再建一家合资轴承厂,以打破南口SKF垄
断局面,故铁道部和宁夏自治区都全力支持该合资案。
合资后,德方资金久不到位、德方人员垄断关键岗位和决策权、大量裁员,造成诸多矛盾,严重损害中方利益。但是自治区政府还是要求西轴“从招商大局出发,坚决把合资工作搞下去”。裁
减的员工最后还是由西轴接收。德方并违反协议,排挤中方管理人员,擅自高薪增聘德方员工,导致生产经营每况愈下。合资后的三年连年巨额亏损。后德方嫌利润太薄,竟停止生产铁路轴承。最
后,“为了自治区招商引资大局”,西轴于2003年底以2850万人民币的价格将所持有的49股权卖给德方,合资公司从此变成了德方独资企业。
该合资案搞垮了一家大型轴承骨干企业,损失了经营了多年的NXZ牌铁路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