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3/3)
“是的,有一周了。”
“邻里之间,以后少不了麻烦您。”
“需要帮忙尽管说。”
重新躺回沙发上,环视着我的新家具新窗帘新绿植,对我的新邻居充满好感。以前经常遇到一些年轻人都带着不知从哪里滋生出的狂傲冷漠,连脚后跟都对你爱答不理的,这几个年轻人都礼貌和气,我们相处的应该会很融洽。
以后三个月里,我们相处的真的很好,因为他们并未看管好那只叫“闪闪”猫,它还是经常溜出来在我家门口“喵喵”叫,让我女儿开门。三个月后的夏季,我没有按计划去南方探亲,而是卷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事件,之后我的邻居,其中那个不爱说话的青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求助到我。我给别人做心理疏导时,需要了解对方自小的生活史和病史、家庭关系背景、工作生活现状等等,成功案例的前提都是基于双方相互信任。而那次,他们确实很信任我,似乎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我身上,但这种给予的信任让我有无力担负的惶恐,我发现以前运用的熟练有效的指导技术都不起作用了,沟通起来困难重重,甚至有些无赖地想靠时间这味良药去治愈对方。我能感受到我邻居们的焦急和担心,我又不能给他做转介,这更加深了我的自责。有两周的时间里,我会在跑步机上出神,在喝茶时烫着嘴,过马路时忘了看信号灯,还开始失眠,却不能对自己有效催眠。
一天夜里,我忍不住给先生打电话,边哭边诉说自己职业生涯中遇到的这个瓶颈,我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否定。他不停地安慰我,他知道我们的职业要求是不能透露任何客户的隐私信息,所以他并不明白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只是敏感地意识到,我自己也出了问题。他说:“你的病人相信你,才会告诉你他的所有事情,如果没有好的办法沟通,肯定是你不够相信他。”一语点醒了我。我回想了突如其来的一切,慢慢明白过来,是我不够信任我的邻居,才会怀疑自己的诊断方向。当你猛然看到窗外有人在飞,你一定认为这是魔术或利用了高科技手段,而不会相信这个人长出了翅膀,具有了飞翔的能力。我对邻居就是这样一种固有的思维定式,我对他告诉我的一切从心底就持有怀疑,是真的不够信任他。打完电话,我悄悄走进女儿的卧室,看到她睡的正甜,枕边放着一个鸡蛋那么大的玩具,我知道这是邻居那个短发女孩送给她的,她爱不释手,因为邻居女孩当时说,这个是独一无二的、别的小朋友花钱也买不到的“口琴果”。
我醒悟过来,就好像一扇新大门在眼前打开。此后的咨询我突然放松下来,很快找到了以前的感觉。对我的邻居,越是了解他,越是对他充满了尊重和疼爱,我是真的想帮助他。他的话少,却总有实质内容,我也能马上理解。在我们的沟通顺利进行下去时,我也观察到他脸上的血色逐渐恢复,好像冰冻的人暖过来了,虽然还没见到他露出过笑容,他看人包括看植物的眼神已经有了温度。有一天,他和他的朋友请我们吃火锅,他主动给我女儿夹菜,细心地替她把碟子里的豆腐夹碎,我女儿打个喷嚏居然把他逗笑了时,我知道我们的咨询可以结束了。
之后,我要去南方我先生那里呆将近两个月。他知道后,说:“安姐,你平时总爱写东西的,为什么不趁休假把我们的故事写一写呢?”
“你同意吗?”我问道。
“我们到了该被世人了解的时候了,我很想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和我们成为朋友。”他狡黠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