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回 雨中葬父(4/4)
“回长老,我真的来了。”
“该来的来,该去的去吧,先去后院扫地、打水去吧。” 朱重八注意到那个老僧并没有张开眼睛。
小师父看了看愕然在那儿的朱重八,说:“快谢谢方丈”。
“谢谢方丈。”朱重八说。
朱重八,也就是皇觉寺的小僧云龙,这才联想起那天在雨中跌倒的老和尚,却是皇觉寺的祖师。原来那天是神仙特地来救他的!好在自己有一念之仁,不然定会葬身土崖之下!不觉庆幸自已竟然有这样的缘份,能遇上神仙。想着想着,不由得偷偷地笑了。就这样,朱重八在寺院里扫地打水,一年半载后开始了每日僧事功课、跑香、排班、打坐、出坡、经行的练习,然后再跟着师兄们习武,到了晚上则跟着一个叫高彬的俗家弟子读书识字。五年过去了,一晃行脚僧云龙已经二十多岁了,一下子成熟了许多。
元顺帝至正十二年,郭子兴、孙德崖的大军开进了濠州城,刚刚驻扎下来,几天后,元朝的将军彻不里花便追踪而来,将濠州城团团围住。官军将寺里的和尚杀的杀,赶的赶,并将寺院作为大营,彻不里花在寺内升起了大帐。
兵匪走马灯似的变幻着。
就在大队元军进驻城西皇觉寺之前,长老方丈送给云龙一副轻弓,三只箭,一只箭壶。说:“你该走了,现在佛门亦非清静之地了,这个送给你,一为防身,二为好在乱世中建功立业。”
云龙流泪道:“师父,我走了,你怎么办?”
长老没有回答,自顾自地说:“云龙,你要记住我三句话:遇胡不射,遇马而喜,遇鸡而明。”
小和尚云龙谨记下来,对着长老再拜,方才辞去。出了寺院的大门,他就是行脚僧人了。这倒对了小和尚的心思。走到街上,他望着彻不里花的大旗以及簇拥前行的卫士,威风八面地从大街上急驰而过。小行脚僧云龙心生感慨:“英雄当如此,不枉为人一世”。
感慨归感慨,羡慕归羡慕,痛恨还是痛恨,由于痛恨蒙古人,之后小行脚僧云龙改名为朱元璋。朱元璋就是“诛灭元朝的璋”之意。而长老的三句话,以后也尽皆应验了:胡,狐狸也;马,是指朱元璋的马皇后,鸡,则是指后来的刘基刘伯温。言归正传,现在还是将小行脚僧云龙改称为朱元璋吧。离开皇觉寺后,烟雨蒙蒙,山关迢迢,朱元璋也不知自己要去那里,只得再等机缘。只是一路上化缘乞讨,受尽千辛万苦。但见兵火过后,村野百姓,俱潜避远方,绝无人烟,行人亦甚稀少。一天,看看天色将晚,朱元璋了望四周,竟然没有一处人家。只是远远的,一棵古树下,隐隐约约地有一座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