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江松兰成了药引子(2/3)
“局长,这件事,我看未必是件坏事,你看到吗,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说实在的,袁胜华的确没有注意到是谁写的,被郑伯俊这样发一提醒,问道:“谁啊?”
“江松兰。”
“江松兰?”
“对,局长,”看到袁胜华的态度缓和下来,郑伯俊感觉到自己翻案的机会来了,说:“这个江松兰,就是江棕舜的亲侄女,教育局长江棕尧的亲闺女。”
“那又怎么样?”袁胜华并没有理解郑伯俊的意思。
“局长,在你那个计划中不是缺少一个药引子吗?”
“你是说这个江松兰是**?”
郑伯俊摇着头说:“这怎么可能?就凭她爹和叔叔的职位,**会要她,再说了这个江松兰从来就是喜欢高调,**的人要是看中她,我看也是瞎了眼了。”郑伯俊非常肯定的评价了江松兰。
对于江松兰,袁胜华并没有关心过,虽然说,他对军统的人有些感冒头疼,说白了,也是继承了上峰的衣钵,就他个人来说,对军统也好,对江棕舜也罢,并没有私仇,再说了,这个江松兰还是江棕舜的侄女,在袁胜华的眼里,那就更算不上什么了。
“郑伯俊,你有没有搞清楚啊,我的那个计划是针对**的。”
“局长,在抗战的时候,委座提出了‘攘外先安内’的方针,其实,你想啊,那个时候日本人是‘外’,而现在,我们的‘外’,不就是**吗?那么,‘内’是谁呢?党国的新生活运动早在抗战初期就已经偃旗息鼓了,现在只不过是再次发动而已,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将委座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再次利用呢?”
袁胜华不得不另眼相看站在眼前的郑伯俊,他突然觉得,这个郑伯俊怎么一下子就聪明起来了。他一把将郑伯俊手上的报纸夺了归来,又细细看着报道,问道:“你为什么就能保证江松兰一定能充当这个药引子呢?”
看到袁胜华彻底缓和下来,郑伯俊心里悬着的一颗石头也算是落地了。他凑到袁胜华的跟前,说:“我前面说了,江松兰是个非常高调的人,她完全是仗着她叔叔江棕舜的地位,有点忘乎所以,得意忘形,按照这个性格,她一定会充当好这个药引子的。”
袁胜华举得郑伯俊的逻辑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他将拿着报纸的手背到身后,又开始在办公室路度起了方步、
郑伯俊知道,这是袁胜华在做最后的决断,因此,并没有打搅他,而是静静的在一旁等候着袁胜华的最后决定。
袁胜华在办公室走了几个来回,突然停住脚步,看着郑伯俊。
郑伯俊以为袁胜华做出了决定,赶忙上前一步,问道:“局长,你决定了?”
袁胜华想到的问题与郑伯俊并非是一个问题,他看着郑伯俊问道:“你一扇门理由抓捕江松兰?你也知道,她叔叔可是江棕舜啊?”
郑伯俊胸有成竹的说:“我要的就是她叔叔是江棕舜,否则,我还不要她来当着药引子呢。”郑伯俊从医生的手里拿过报纸说:“我就说她是诬陷党国要员。”
“诬陷党国要员?你没看到照片吗?这能说是诬陷吗?”袁胜华指指郑伯俊手上的报纸问道。
袁胜华哪里找的,郑伯俊好像早有准备一样,要不是郑伯俊是自己人,也许他会认为这是江松兰和郑伯俊在唱双簧呢。
“照片,模糊的很,谁又能确定这个人,就是我呢?”
袁胜华再次拿过报纸看了看,似乎也感觉到照片上的人,也只能是看出一个轮廓,脸部并非清楚的表明就是郑伯俊。
袁胜华当然知道,这出戏,直接关系到中统和军统之间的争斗,应该是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