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第3章: 我不下岗谁下岗(2/2)

亲,他去都不去。他和父亲的关系很好,因为两人下象棋不相上下上,常常不用言语,杀几个回和,一个下午就过去了。

聋哑叔叔之前干的仓库保管,也是个肥差,买方想要先发货,都得打点好他,加上仓库里存了多年的废铁烂铜,也都任凭他处置。所以在单位这么些年,多少也存了些家底。大概熬了几个月,发现局面无法扭转了,聋哑叔叔便跟爸爸比划着,觉得还是下岗算了。他准备去**进货,卖童装。

趁着天气还暖和,聋哑叔叔在集市上租了个摊位,卖儿童衣裤。父亲还帮他摆好了摊子。到了晚上,他却愁眉苦脸地来诉苦,说衣服就卖出去了两件。丙子说:“也是啊,正常人做生意都难,更何况一个即不能说话,又听不见别人说话的人,怎么跟人交流呢?人们不会见你是聋哑人就可怜你。恨不得你早点死了,地球还转的省点力气。”

母亲虽然腿脚不好,但是思维能力没受到影响,她听说就卖出去了两件感到了好奇:“不可能呀,这到了换季的时候,是童装生意最好的时候啊。”第二天,母亲就一瘸一拐的去了趟聋哑叔叔的摊子,这才发现他被人骗了。这批衣服的布料不好,一摸就不是纯棉的,另外那些衣服款式,用母亲的话说就是:“实在太土了。城里人根本就看不上眼。”

聋哑叔叔又摆了几天摊,还是没卖出去多少,眼看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连本钱都收不回来,母亲的建议他:“你想法借一辆小面包,把衣服全部堆在后备箱,到临近的乡村里,够本就卖这才把本钱收回来。好不容易卖掉这批货,聋哑叔叔急匆匆地又要去**进新货。临行前,还特意拉着母亲去了我们市做得最好的几家童装店,母亲跟他说哪些是好货、哪些样式新,他就拿个小本子都记下来。摊子从新开张,母亲再去看的时候,果然从面料到款式都是当季最适宜的,这些衣服卖了一周时间就销售一空,虽然除去上一次亏的钱,也就赚了几百块的辛苦钱,但是,看着他很知足的样子,我们也为他高兴。

以后的日子里,聋哑叔叔经常坐着夜班大巴,晚上8点上车,说是能睡一宿觉,但是人们的鼾声和脚臭丫子的味道混合着劣质香烟呛的喘不过气来,第二天早上6点到批发市场进货,再坐当天的夜班车回来。早出晚归的日子接连不断的继续,丙子说:“做小买卖可不得这样,处处要精打细算。不过像以前在大企业享福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

家属大院里下岗的叔叔阿姨们,有的去做了清洁工、保安,有的自己开了个早餐摊,有的开起出租车,有的花光家底做起了小本生意。那一整年,刘欢唱的《从头再来》也不知道是谁写的歌词,真好听啊,在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听到,老同事们碰见了,常常说:“没办法,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总得过呀。”元旦的时候,父亲忽然收到一万多块钱,单位有人传来风声,说之前的某个厂领导被抓了,他把原本要分给工人们的遣散费,自己拿了一半,多么可恶。记得有句台词:“咱们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父亲的影碟店开不下去啦,电脑、视频、风靡全国,再也没人来租碟片看了。丙子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有过时的时候。”是啊,父亲没办法只好又做回了自己的老本行,联系着几个工人做电焊,去工地上焊钢筋、下到农村里给人家做大门、还有楼房上窗户上的防护栏等等,什么活都接过一些。丙子说:“这都是被逼得,不干怎么着,一家人等着吃饭呢?”终于熬到了退休。丙子说:“国家关心这些下岗职工,给40/50人员减免了养老保险的数额。”那个孩子又说:“一家人省吃减用的攒了将近三年了,还是不够还请返修被火烧了房子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