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空间站日记(1/5)
这是一座被命名为天宫十五号的巨大空间站,五道大小不一的莫比乌斯环扭曲造型的巨大的圆环,在核心动力舱的驱动下围绕着中轴线,按照各自的速率缓缓地转动着。为空间站提供了不同的重力区域。
中轴线上有几组粗笨的零重力核心空间舱,配备有几座各种类型的天文望远镜的天文观测区就设在这里。供天文学家在这里以更高效方式对深空区域进行探索和观测。
在这几个核心舱的旁边,分别有着几组通道舱连接到五座巨环上。巨环上分布着空间站生活区,自循环生态系统实验区,基础材料实验区,高分子物理实验区和超导材料装置实验区。其中最小的一座巨环只是一座无人值守的柔性连接的能量输出实验舱。这个特殊的能量输出部件可以被用来为大型运输飞船补充动力,也可以作为防御设施,应对可能的外部攻击。
一组微型核能反应堆提供了空间站所需的全部能源。这座被极大程度微小化的核能反应堆被称之为星堆。由于采用了利用石墨烯超强导电、导热性能的纳米级石墨烯碲化银金属复合Seebeck效应(材料)制造的高热能效热电转换装置将核裂变的热能源源不断地直接变为电能。取消了水冷循环和蒸汽轮机发电装置这些粗笨部件后的核能反应堆,终于恢复自己应有的短小精悍模样。假如这座星堆以满负荷运行,所产生的的动能,可以在不使用太阳帆条件下,轻而易举的将空间站直接推送至冥王星轨道。
人类太空已经很多年了,不再是早期那种使用推力弱小的化学能火箭,把大量的负荷浪费在携带的燃料和助燃剂上,而只能携带很少有效载荷太空的情景了。那些在简陋的空间站两边装几排可笑的小翅膀。凿洞借光式的太阳能供电时代早已过去,有点钱就要奢侈一把,这是人类天性里的东西。甚至有一种歪理邪说指出:“懒惰和虚荣也是人类进步的一种动力。”当然,这只不过是那些懒鬼们为了逃避劳动而编造的借口而已。
既然解决了反应堆微型化问题,在空间站里装一台,有什么可说三道四的?你信不信下次我直接装两台,用一台扔一台(扔到一旁暂时不用)那才叫真正的奢侈。
核聚变供能火箭正在紧张的试验中,不久的将来就会被投入实际使用。拉几个傻大笨粗的巨环应该也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更何况目前正在紧张施工建造的月球基地。以未来基地的产出能力。今后这些体积巨大的笨家伙都不用在地球上制造完成后再费九牛二虎之力,突破地心引力拖拽到太空中来,太费劲了,一点也不科学。
转速、大小各不相同的四座巨环上,不同的重力环境,被用来检验一些利用外延生长法生产的纳米级材料的成长情况,比如单层结构的石墨烯晶片、一维结构的半导体纳米线等等。
这样的不同重力环境还被用来结合真空环境,低温环境以及完全裸露在外的,包含各种宇宙射线侵袭条件下真实的太空环境。对各种性能类型的高分子材料的参数测试。以及环境因素对这些材料的稳定性、可靠性、耐久性的考验检查。
当然,在这种无需使用液氮冷却的绝对零度太空条件下,各种金属、非金属具有潜在超导特性材料的性能参数曲线的绘制对超导材料学的后续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种稳定的不同太空重力环境同样也为人类在不远的星空远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模拟训练基地。
最小那座巨环采用了柔性连接的能量舱。能量舱的舱体四周分布着一些被圆形舱门覆盖着的能量输出端口。这些端口可以在不经连接的方式下直接将能量送到太空某一个指定的位置。其传送距离与传输的能量强度成正比。与传输的能量衰减幅度成反比。通常,我们喜欢把这种能量传输过程叫做能量攻击。并且把这些能量输出装置称之为能量炮。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