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大寒的烦恼(1/3)
东方不亮西方亮,我准备到红楼抖抖威风。反正这些姑娘还没有形成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可是,说话要针对人,我跟她们讲些让她们觉得一头雾水的理论,不是白费口舌吗?
我思来想去,还是给她们讲个历史上的滑稽故事吧。这样既可以让她们感受到古色古香、言简意赅之美的古文,又可以调节一下暮气沉沉的学习氛围。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石淳于髡之赵请救兵......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我把《史记》中的这一段单独抠出来,一句一句的给姑娘们翻译,唯恐她们听不懂,我一二再的问明白没有。最后又反复给她们复述:
“齐威王八年的时候,楚国举大兵攻打齐国。威王派淳于髡(这里说明一下,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倒插门女婿。个不高,滑稽,能言善辩,曾多次出使诸侯国。)到赵国搬救兵,威王让他携带黄金一百斤,驷马车十辆作为觐见赵王的礼物。淳于髡仰天大笑,笑得都把帽带子迸断了。
威王问:‘先生嫌礼物不多吗?’
淳于髡说:‘哪里敢!’
威王说:‘那你笑有什么道理吗?’
淳于髡说:‘刚刚我从东方来,看见有个向田神祈求丰收的人,拿着一个猪蹄,一杯酒,祈祷说:‘高地上谷物盛满框,底田里的庄稼装满车;五谷丰登,满屋满仓。’
我见他拿着那么点祭品,却祈求那么多,所以刚才笑他。’于是齐威王就加增黄金多十多倍与原来,白璧十双,驷马车一百辆。淳于髡便辞行到了赵国。赵王给他了十万精兵,一千辆裹着皮革的战车。楚王听到这个消息,便连夜退兵。”
我每次讲到淳于髡的帽带子迸飞的时候都忍不住笑,但是自始至终这群姑娘都绷着脸,抬着奇怪的眼神看我。让我苦笑不得,所以再次败下阵来。
我闷闷不乐的回到家里。看到筱青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神态,我的心怅然若有所失。我想所有的人都不懂我,与我朝夕相处的筱青总会是个例外吧。“给你讲件新鲜事,是肥姐告诉我的。”我向筱青身边凑了凑,对着筱青的脸说。
“肥姐的寨子有一个小名叫豆豆的男孩,已经到了萌动的年龄。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小弟弟不听使唤的硬起了,感到很困惑。刚好看到树荫底下有两个陌生的阿姨在聊天。这个小男孩便走到两位阿姨身边,焦虑的问自己的小弟弟怎么了,应该怎么办。
其中一个说:‘这样吧,你回家拿张食牌来我俩负责给你治好。’这个男孩转身就回家取食牌去了。”
“那后来呢?”筱青急切的问。
“至于以后发生的事,肥姐没告诉我,你问我我也不知道。”事实上这个故事的爆点不在下文,而是体现在‘阿姨负责给这个男孩治好’这句话的意思上。哎,我自以为很美妙的曲子,弹给别人听的时候,怎么就没有一个人听的懂呢。真是郁闷呐。
同往常一样,晚饭后去苏老家坐坐。“今晚咱们聊点轻松愉快的话题吧?”我给他们提建议。“比如可以聊聊女人,以及女人感兴趣的事物就很有意思。”
“这个话题不适合我,因为我没有长期同女人一起生活的经验。”大寒说。“不过提到女人,我的心里还
是会隐隐作痛的。”
“是女人伤害到你了吗?”我问大寒。
“大寒可是个百毒不侵,刀枪不入的家伙,能伤害到他的人目前还没下生吧。”大满说。
“都是到处留情惹的祸。”大寒眉头紧锁,表现出很不舒服的样子。“我也不记得自己跟多少个女人相爱过了。不论跟哪个女人在一起,开始的时候我都是满腔热情,但到后来都是不了了之,没有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