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众人赴险局 大夫点迷津(2/3)
在他的印象中,凡是大夫,身上都有一股子药味,虽大多出身贫寒,却是为人谦和不卑不亢。这名大夫恰恰相反,一身的奴隶气息中还夹杂了一些阴鸷,像极了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
那大夫终于沉不住气了,欠身道,“在下姓周,在城里略有薄名,将军尽可派人去打探。”
他这么一说,修鱼寿的疑心便淡了些,遂转身指住地上的线,道,“就在这儿看,不要越过这条线。”
大夫诺诺地应了声,随修鱼寿一道,在院角处的石桌边坐了下来。
大夫抬眼看向修鱼寿,微微怔了怔,“是将军抱恙?”
“是。”
大夫似是卸去了重负一般,轻吁了一口气,“这儿光线有些暗了,烦劳将军命人备些灯台来。”
他说这句话时,语气里有了大夫应有的底蕴,举手投足间也颇具医者风度,让修鱼寿暂时放下了戒心。
灯台一一放到了石桌上,修鱼寿终于看清了大夫的脸,宛若慈父般爬满细纹的样貌,随着烛火在他心里点起了微弱的暖。
修鱼寿掀起护颊,卸掉手上的护腕夹套,把手臂放到了大夫眼前。
大夫细细看了他一眼,不由笑道,“将军身体底子好,无须太过紧张。”
修鱼寿匆忙别过头,舔了下嘴角,越发觉得之前的判断出错了。
他正想着,就见郊尹涵满脸好奇地凑了过来,“你怕看大夫啊?”
他未及回话,就听那大夫笑道,“军营中人,去留全凭我们一张嘴,能不怕么?”
大夫说着,抬手搭上了修鱼寿的腕脉,“在下也曾做过随军侍医官,不是个好营生。”
郊尹涵撇撇嘴,不以为然道,“随军侍医官拿得可比宫里的御医都多,又不用上阵杀敌,怎么不好了?”
大夫顿时沉了脸色,轻轻地摇了摇头,道,“丫头,你一定没有上过沙场。”
“我......”
郊尹涵一时语塞,刚要辩解,就见那大夫猛然皱了眉,“将军之前受过内伤?”
修鱼寿一怔,想起了大漠遇伏之事,遂闷闷地点了头,“已经痊愈了。”
大夫随即轻叹口气,道,“肺腑一伤,劳损十年,虽是旧疾,仍不可轻慢。日后须戒火去躁,否则旧伤复发是迟早的事,切记,切记。”
大夫说完后,拿过纸笔写下了药方,递给修鱼寿,“按时服用,十日不断,即可祛除病恙。”
修鱼寿双手接过,简单行了谢礼,就要递上诊金。未想,那大夫拒不收受。
“在下虽辞去了侍医官一职,却立下了规矩,凡军营中人问诊,概不收受诊金。将军保重,在下告辞。”
修鱼寿心里腾升出一抹歉意,尴尬地点了头,准备亲自送大夫出营,却又被他挡了回来。
大夫笑着背过身,顿了顿道,“行军在外,最危险的不是敌人,而是那些生于暗处,能杀人于无形的东西。将军,你可一定要小心呐!”
大夫说完,未等修鱼寿有所回应,便很快离开了。
“这大夫可真怪!”
修鱼寿没留意郊尹涵的嘟囔,单是觉得那大夫话中有话,无奈他心中牵挂黎关,脑中已是浆糊半满,一时半刻摸不透里间的意思。
“承王!”
郊尹涵一连喊了几声,终于唤回了修鱼寿的魂。
看着他的一脸茫然,她有些尴尬地张了张嘴,“给我讲讲沙场呗。”
夜色愈渐深沉,城关也似沉入了睡梦中,静得一片安详。
巡防军营地不远处的一处密林里,传出了窸窸窣窣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