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第四节 学术之城(2/3)

以及译成拉丁文的副本;包括《几何原本》在内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许多真迹原件;于西元前270年即提出哥白尼‘太阳和地球理论’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斯之‘日心说’的理论相关著作;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的手迹真稿;古希腊名医、有西方医学奠基人之称的希波克拉底的许多著述手稿;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科学家阿基米德的许多著作手稿也都尽数可以在图书馆内找到!

在这些浩如烟海的书卷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像上述这些如雷贯耳但在后世只能见于资料记载,实物已经遗失的珍贵作品,足以让我们感受这座图书馆的惊人底蕴,也可以随之意识到它在古代文明史上的崇高地位。

凭借着港口的优势和出产的丰饶,政治环境的宽松,再加上有着亚历山大图书馆如此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无数来自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学者汇集于此,毕生徜徉于知识的海洋中,追求真理,浓厚自由的学术氛围让亚历山大城在经济繁荣不亚于罗马的同时,更是一个超越了罗马的真理之城!

这座犹如圣地之于基督徒的学术之城享受了长达几个世纪的美好时光,即便期间遭遇了少许的动『荡』,也并未波及到这片研究学术追求真理的净土。

图书馆真正第一次遭遇实质『性』的破坏是在共和国末期,当时凯撒以埃及人谋杀庞培的借口,率军征服埃及,期间攻破亚历山大城市时战火损毁了位于布鲁却姆的总馆,当时传言全馆珍藏过关损毁,然而事实上损毁的只是副本,真正的馆藏都被成功转移到了分馆内。

而在这之后,随着埃及正式沦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后,亚历山大图书馆日渐式微,其珍贵藏书大约三分之一运至罗马,以充实罗马图书馆的馆藏,然而这部分珍贵藏品不幸在三世纪末叶罗马皇帝奥勒利安统治时期发生的内战。

但即使损失了三分之一的藏品,现在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仍是当之无愧的馆藏第一,不过,如今的亚历山大城却失去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氛围。虽然图书馆内现在还有着一些年迈的学者坚持着曾经的生活方式,但青黄不接的局面已经出现,社会求知的精神正逐渐远去、好学的风气正日益冷淡,想象一下,当这些伟大的人类文明成果失去最后的传承者,整个西方世界恐怕又会如同原先的历史上那样在中世纪到来后陷入一片黑暗!

可惜,对于这些,腐朽的权贵阶层统治者并不关心,他们只在意自己奢华的生活是否能够继续,所以当初春时的那场尼罗河意外绝地泛滥造成水灾时,远在罗马的统治者丝毫没有给予春播无法进行、爆发粮食危机的埃及多一丝的关注和抚恤,恰恰相反,派驻此地的官吏勾结当地豪族,不顾民怨沸腾、横征暴敛,结果,无以果腹的民众奋起反抗,酿成了一次严重的动『乱』。

突如其来的动『乱』造成城市遭受巨大的破坏,无数建筑被暴怒的民众推倒,物质损失难以计数,而之后的军队镇压则更是让暴力抗议变成了流血冲突,被金钱收买的军队在那些贪官酷吏的指使下,悍然举起屠刀朝向手无寸铁的无辜民众,数以万计的平民不幸死难。

昔日的学术之城、自由之城,一夕之间变成了修罗场,眼中尽是遍地瓦砾、尸横街巷,民众们被军队强制驱赶回到自己的家中,整个城市里除了铿锵的铠甲声和哗哗哗的士兵脚步声再也听不到其他的声音。

血『色』暴『乱』的影响整整持续了一周才勉强恢复,清除了暴『乱』痕迹后的亚历山大城似乎又开始了往日的平静生活,然而,如果你走在路上就会发现,来来往往的人们眼中再也看不到曾经拥有的那份骄傲、闲适、幸福和友好,取而代之的是恐惧、怨恨和怀疑。

整个亚历山大城的空气凝重得让人窒息,在这里,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