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侠女、宦官、节度使(3/6)
不提李俨这边内心的震动,聂隐娘却已经在那边询问道:“殿下,妾身有一事不明,尚请殿下一释妾身心中之疑,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这可是交流拉拢的良机,李俨自然不会拒绝,当下示意她发问。
聂隐娘道:“那妾身唐突了。妾身的问题是,殿下既然知道妾身乃是刺杀当今天子,也就是殿下父皇的刺客,却似乎对妾身并无敌意,这是何原因?”
这个问题可不好答。
总不能说我跟当今天子没啥关系,他的死活不关我事吧?毕竟没有人知道普王已经被自己鹊巢鸠占,若是自己这样回答,只会让人觉得自己天性凉薄,毫无亲情。别人又如何敢为自己效命?象聂隐娘这等侠女,只怕还会将自己诛杀吧。
李俨心中微微沉吟,露出凛然之色道:“古之专诸刺要离,是为报其主国士之恩;荆柯刺秦王,是为逐暴秦之侵凌
。今日聂小姐刺杀我父皇,为私利乎,为公义乎?”
聂隐娘正色道:“妾效荆柯故事,所为者,公义也!”
李俨颔首道:“以孤之意,亦料小姐如此。孤虽年幼,天下大势,也知一二。父皇他为一国之君,却好宴游,喜音乐,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更好佛极甚,国库为之一空。种种行为,致使朝堂上下,皆是昏庸之辈,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如此行为,虽为人子者不当言尊亲之过,然平心而论之,实非有道之君。孤细细思量,也为父皇作为而惭愧!”
说到这里他站起身来,走到聂隐娘面前深深一躬。
聂隐娘连忙避让,惊呼道:“殿下这是为何?”
李俨直起身来:“这是孤为父皇作为,代父皇向百姓谢罪!”
聂隐娘目光闪烁,望着他幼小的身躯,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古往今来,何曾有皇帝为自己犯下的过错而向百姓谢罪过?如今虽不是皇帝亲至,却也是皇子所为,这又如何不能让自小被皇帝永远不会犯错的观念所灌输的聂隐娘感动?
李俨见火候到了,于是再添上一把火:“孤与父皇乃是父子。父子之间,有父子亲情。这是私情。而聂小姐为天下百姓去刺杀我父皇,此乃公义!孤虽不才,却也不敢为私情而犯公义!所以孤不视小姐为仇寇!如果聂小姐是为私利而去刺杀我父皇,那时孤便不能与小姐善罢甘休了!”
聂隐娘越听越是震惊,心中也越是为他的话心折。
要知在古时,无论是思想开放的唐代,还是礼教尊卑森严的明清,刺杀皇帝,即使是一个昏君,那也是大逆不道的大罪。这些人被抓获后,是要被株连九族的!而李俨不但不认为她这是大罪,反而为此赞扬与她,就算她是铁石心肠,也不能不被李俨打动。更何况,她的侠义胸怀,铁石心肠怎能拥有?
这番话一说出来,当真是石破天惊,不但打动了聂隐娘,甚至连呆在一旁的翠桐,也用一种全新的、带着无比尊敬的目光望着李俨,真是让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
聂隐娘听他说完,已经激动不已,当下就恭恭敬敬的对他一拜,肃容道:“天下幸甚,百姓幸甚,大唐幸甚
!有殿下如此贤王,我大唐中兴有望!”
李俨也不推辞,受了这一礼。待她行礼完毕,忙上前执着她的手道:“孤自晓事以来,亲见我大唐朝局日见糜烂,今日已到了日薄西山之时。但孤却不忍太宗皇帝开创的大唐就此灭亡,也不忍见天下百姓之苦,故欲逆天而行,重振大唐,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小姐胸怀侠义,可否辅佐于孤,与孤一起力挽狂澜,中兴大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