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驻骅凤翔(下)(2/2)
而其他方面,在黄巢军的三万精锐追击部队被全歼之后,黄巢军并没有急着派出新的部队向西边进发,而是继续停留在长安城内。
同时,凤翔节度使郑畋在接到皇帝驻骅盩屋消息之后,亲自领兵前往盩屋,准备朝见皇帝。他的使节早上就已经到了,下午时分,郑畋就将抵达盩屋。据使节所言,郑畋希望皇帝移驾凤翔,将行在移到凤翔这离前线比较远、比较安全的地方。
随后,李俨就要求众人就这一情况加以讨论,看究竟应不应该继续驻扎在盩屋,以及是否将行在按照从前田令孜的谋划,转移到西川,如同从前的玄宗皇帝一样,在西川等勤王兵马剿灭了黄巢之后再还朝。或者还是按照郑畋的请求,驻骅凤翔。
众人讨论的结果,盩屋太过接近长安,离前线太近,本身有无险可据,城还是个小城,防守一时可以,但要作为围攻黄巢的大本营,很明显是不合适的
。因此皇帝行在必须转移。
而去西川的提法,很快也被大家否决了。
毕竟西川那边,田令孜把持朝政这几年,西川节度使已经在不久前成为陈敬瑄的囊中物。虽然李俨也对此有所布置,曾经给前西川节度使崔安潜下过一道盖有传国玺的密诏,要求他不得将自己的职位交接给陈敬瑄。但这一命令是否得到执行尚不可知。况且山南西道节度使牛勖、东川节度使杨师立二人也都是田令孜的党羽。虽然现在田令孜已经被擒,但难保这两人会不会因为自己曾经投靠田令孜,担心朝廷追究,而铤而走险。更何况皇帝离战场太远,躲在后方享福,难免会让将士心中不满,这对部队的战斗力并没有好处。所以西川这边可以成为抗敌的大后方,但是将行在转移过去并不合适。
那么剩下的就是去不去凤翔的问题了。
也有人担心凤翔乃是郑畋的底盘,皇帝去了凤翔,身处客地,万一被操持人手,岂非大大不妙?不过随即就有人反驳说皇帝手上现在握有七万大军,凤翔兵马也不过七八万不到十万,彼此间相差并不悬殊。更何况皇帝握有大义名分,只要到时候好好筹划,将这些大军收为己用,还怕他郑畋当真敢翻天不成?
商量到了这里,去向就已经定下来了,最后李俨发挥作为皇帝的决策地位,宣布行在将随着郑畋一起,转移到凤翔。同时为了集中兵力,盩屋城将在去凤翔后,任其军民自守,主力部队将不会留下来。为了提高他们的战斗力,上次战斗中受伤不能再上战场的两百士兵,将会留下来,指挥他们作战。这些人虽然不能在上阵搏杀,但是对于所有士兵都按照军官的标准培养的赤卫军来说,他们指挥作战还是绰绰有余的。李俨知道,从后世历史上看,自从黄巢军尚让部五万大军在龙尾陂被郑畋大败之后,黄巢军在西面就采取了收缩的态势。他们的实际控制范围,东不出同州(今陕西大荔)、华州、西不过兴平(兴平还在盩屋以东)。相信现在朝廷实力还超过后世历史上的官兵,黄巢军的力量还不可能大举进攻盩屋这个没有什么战略意义的小城。派两百人率领本地军民驻守,就已经足够了。
计议已定,散了会议之后,李俨终于想起了被关了好几天都没有去理会的田令孜。好歹自己也要见他一面,等去了凤翔,恐怕就没机会单独见面了。或许这是出于一种炫耀的心理吧。
于是李俨出了会议室,就直接摆驾田令孜被囚禁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