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夺宫之变(4/5)

向李俨做了个手势

。这个手势就是代表紧急情况已经发生,他必须尽管动用替身掩饰,然后离开皇宫。

李俨顿时一惊,想不到田令孜到底发动了。按照后世历史,他应该和田令孜相安无事的待到黄巢军攻克长安的时候啊。根据这几年的发展,历史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变,怎么田令孜就突然想起要对自己动手了呢?

顾不得自己的疑惑,他表面上不露声色,挥退两个宫女,和小多子一起跟替身调换后,悄悄的溜出了宫。

到了秘密会合的地点,翠桐、聂隐娘、鱼玄机三人都早已经等在那里了。大家稍作停留,又迅速转移了。

这一回,他们转移的最终地点,是要离开长安城,到赤卫军的军营中。对于李俨来说,也只有那里才最安全。因为那里有他一手控制的军队。

在来鹄的安排下,李俨一行人顺利地离开了长安城,并在一小队早就等候在城外的赤卫军战士的护卫下,来到了他已经阔别好几年的赤卫军军营中。

从宫里出来,他们基本上并没有随身携带什么物品。李俨的武器和张议潮遗留下来的笔记早已经教给来鹄妥善保管,用不了多久,来鹄就会将之送到军营中。

李俨唯一随身带着的,却是传国玉玺中最重要的一枚。

从古传到大唐时候的传国玉玺一共有八枚。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著名的,就是和氏璧所制传国玺。秦始皇统一天下,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从此以后,传国玺就成为皇帝权力的象征。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这个镶有金角的传国玺也就是和氏璧。

在后世历史上,传国玺在唐亡后被建立后梁的朱全忠拥有。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传国玺就此失踪。此后上千年,一直有伪玺出现,但是真正的传国玺,却始终没有再度出现在人间。

玉玺作为皇帝行使权力的重要凭证和象征,在古代有着非凡的意义。而玉玺中最宝贵的传国玺,更是用相当重要的意义

。拥有传国玺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真命天子。这可以说是跟上古九鼎可以相提并论的重要的国家神器。

虽然皇帝的日常命令所用玉玺并不是传国玺,但在重要的时刻,比如说退位诏书、传位诏书、册封皇后及其他重要妃嫔、册封皇子、册封太子、皇帝登基诏书、册封大将军、向其他国家递交国书等等情况下,所用的玉玺只能是传国玺。

换句话说,拥有其他玉玺,你可以任免一个国家大部分的官员,调度大部分的资源,但是缺了最重要的传国玺,那些重大的事情,就不在你的掌握之中了。

和其他玉玺一样,传国玺一直是符宝郎在掌管,但是李俨临走前却早就派人悄悄从他那里用一个同样重量的空白玉石将传国玺换走了,一时间也没人发现。

丢了传国玺,田令孜就不敢废立皇帝了。除非他明目张胆地想要篡唐自立,否则也只好吃个哑巴亏。原本可能会被他杀掉的那个替身皇帝的安全也应该无碍,顶多被软禁起来。

当天,从长安城传来了田令孜田令孜软禁皇帝的消息。对外,田令孜宣称皇帝的炼丹到了紧要关头,不见任何人。作为幌子,那些炼丹道士并没有被驱逐,仍然在那里天天炼丹。

根据来鹄的情报,田令孜轻松的软禁了皇帝。就算在宫里面竟然都只知道他宣扬的那个消息,茫然不知皇帝差点就被田令孜收拾掉。

此外,来鹄的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