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曹州陷落(2/2)
尤其**掳掠,根本就是一支军队的军纪开始败坏的源头。这种苗头一旦放人其扩大,那么这支军队,迟早会变成所有普通老百姓都痛恨的那种贼兵、匪兵。这并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但是他却无力去改变这一切。义军虽然以他为大头领,但是义军中绝大多数士兵和头领对那些富豪大户的切齿仇恨,就算是他,也不能阻挡他们报仇的行径。而对这些被仇恨和财富冲昏了头脑的士兵们,根本就不相信或者懒得去分辨那些为富不仁的大户和那些宽仁有加的大户。在他们简单的脑子里,一切大户,统统该杀!只要他王仙芝不想让义军反对他,那么他就不能这么做。
而整饬义军军纪的举动,每每在他心中起意的时候就因为种种掣肘就不得不半途而废。这些来自社会最底层的义军士兵,他们不懂什么国家大义,也不懂什么拯救苍生。他们起来反抗朝廷,仅仅是为了活命。而当活命这一愿望已经达成的时候,他们的也就随着自己身家的逐渐增长而逐渐膨胀起来,从此忘记了自己起兵的初衷
。习惯了靠抢劫为生的人,是不可能再回头去自食其力的。他们也一样,军纪的缰绳一旦放开,就再也难以收回来了。
或许自己企图借助这些目光短浅的贫苦农民去夺取天下的行为,压根就是一种错误吧。
王仙芝心中不由得这样想。
“老王1
远处的呼唤将王仙芝从沉思中唤醒过来。
王仙芝回头看去,远远过来一帮人,为首一人,满面虬髯,一脸粗豪,看起来是个莽汉。但实际上,如果仔细看的话,回看到此人目光中隐隐闪烁,乃是一深有心机之人。此人并非别人,正是与王仙芝并为义军两大首领之一的黄巢。那“老王”的叫声,正是黄巢发出来的。
此时义军中,虽然以王仙芝为首,但实际上,王仙芝并不能控制所有军队。将近两万的军队中,其中有一万多,或者从长垣起兵时就跟随王仙芝,或者在王仙芝攻陷濮州后加入义军,都是王仙芝的嫡系部队。而剩下的几千人,却是黄巢从他自家乡里冤句起兵时拉起来的人马,自然唯黄巢马首是瞻。王仙之要想调动他们,还得通过黄巢这一关,否则压根就别想他们听命。这便是黄巢的嫡系部队了。
这黄巢有一身好武艺,据说还读过几年书。不过他为人豪爽,性情又耿直又暴躁,虽然有过人的勇武,却没见半分书卷之气,估计也是他在给自己脸上贴金。王仙芝以自己饱读诗书为豪,难免有些瞧不起他。
黄巢与他从前在做私盐贩子的时候,彼此间都是“老黄、老王”的称呼。可如今他王仙芝已经是义军大头领,说起来也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再整天被人“老王老王”的叫,脸面上实在有些不好看,心下就有几分不喜。
可是,尽管心中不喜,他却不能表现出来。黄巢好歹也是义军的第二号大头领,手下又有几千人的嫡系部队,更有过人的勇武。此时双方刚刚合并不久,王仙芝也不能不对他有所忌惮,也只好任他满口乱叫“老王”了。
心中越加不满,表面上王仙芝却表现得十分热情,脸上堆笑迎了上去:“老黄……”拍着黄巢的肩上哈哈大笑。
黄巢的脸上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不屑神色,也跟着王仙芝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