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第十六章 新朝之政(2/4)

朝廷,就同时给别人封官,以拉拢他们作为自己党羽。

在与韦保衡的争斗中失败的前宰相,现在的西川节度使路岩被下诏遥领侍中。侍中是最高的监督长,属于使相,也就是有宰相之名而无宰相之权的虚位。这是田令孜对他的拉拢。

同时,成德节度使王景崇加为中书令,中书令为最高立法长,同样是使相。而魏博节度使韩君雄、卢龙节度使张公素、天平节度使高骈都被封为同平章事,皆有宰相名位。韩君雄还被赐名允中。被皇帝赐名,也算是对大臣的一种莫大恩典了。另外,对张公素的任命,实际上也是正式确定了他擅自夺取卢龙节度使权位的举动。

这些诏令,都是对原本懿宗一朝重臣加以安抚的信号。

此外,十月四日,以尚书左仆射萧仿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时他已经八十多岁了。但是他的名声很好,有清世廉洁的美誉,又有百事主动助人的美名,被当时的人看作榜样。

他同时也是出生名门望族

。后世历史上他们萧家在大唐一朝,曾经出过八个宰相,史称唐朝萧氏“八叶宰相”,历史上极为少见。而现在,萧家也已经出了七个宰相了。后世历史上,他一上台就以杨收、路岩、韦保衡留下的朋党好赂为改革对象,加上崔彦昭的得力支持,便取得了“辅政数月,百职斯举,察而不烦”的好成绩。然而好景不长,萧仿于一年后就去世了。否则我一定会大用于他。

同时,以岳州刺史于琮为太子少傅,因为他而被贬逐者一并被召回朝廷。循州司户崔沆复官为中书舍人,前户部侍郎、知制诰、翰林学士承旨郑畋为左散骑常侍,前兵部侍郎、知制诰、翰林学士张裼为太子宾客,前谏议大夫高湘复官为谏议大夫,前宣歙观察使杨严复官为给事中。

另外,左仆射、门下侍郎、平章事刘鄴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兼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同时被任为淮南节度观察副大使、知节度事。

十一月,以光禄大夫、守太子少傅、驸马都尉于琮检校尚书左仆射,兼襄州刺史、御史大夫,同时任山南东道节度观察等使。同时以右仆射萧邺遥领同平章事,充任河东节度使。

十月十二日,大赦天下。

十二月,长安城冬日惊雷,人心惶惶。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刑部尚书杜慆就加兵部尚书。

此时还出了一桩大事。

西川节度使路岩,性喜声色游宴。他将军政大事都教给亲信边咸、郭筹办理。两人遇事都处理完了之后才报告给他,大小官员对之非常畏惧。有一次盛大阅兵,二人议事,神秘兮兮的暗中传递纸条,传完后又烧掉。军中以为他们有异图,惊惧不安。后来被人密奏朝廷,于是十一月七日,将路岩调任荆南节度使,到了十二月,又将他贬为新州刺史。边咸、郭筹暗中探知原由,于是潜逃。但是第二年他们都被抓获处死。

十二月八日,下诏令将佛骨送还法门寺,封于地宫中。这个消耗浪费了大量财力物力,几乎动摇国本的所谓“圣物”,实际上被一干忠臣当成“瘟神”的东西,终于被封存了。在后世历史上,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再度出土。不过我倒也并不完全讨厌它。它不过一个死物,如何能够动摇到国本?真正该怪罪的,是当时的皇帝和大臣。以后,或许它对我还会有点用处呢。宗教用得好,完全可以被皇帝用来增加自己的威望,平息民间的怨气。当然要是用得不好,那就麻烦大了。

总之在我当上皇帝的这半年来,表面上看起来,朝廷的政务处理得有条不紊,滴水不漏

。除了普通的老百姓会以为是我的功劳,其他的人都知道,这完全是田令孜的手段。

只是,我仍然在深深疑惑。

田令孜出身低微,虽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