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第九章 红线刁蛮(2/6)

,但是好歹也有了个揣摩的方向。

于是我每天练完武后,就开始分析研究那关于骑术的记忆,一面在脑海中进行推演训练。我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在吞噬了真正普王的灵魂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加强。进行思维推演和思维模拟训练并非难事。(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通过思维的方式进行运动训练,有助于良好的形成运动反射模式,效果虽然不如进行实际的训练,但是也有不错的效果。)

我现在还不敢亲自上阵去骑马,原因很简单。思维训练虽然有效果,但对于我这个从来没有骑过马的人,就算有骑术记忆帮忙,也并不能够一下子就让我达到原来普王的骑术水平。

所以,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我并不敢实际操作。至少,也不能让我的骑术水平跟原来的普王相差甚远。

幸运的是,我的进展非常快,这主要得益于我对太极拳的练习。

太极拳的练习,除了每天打太极拳的套路外,还有站桩练习。而实际上,后世的人们练习太极拳之所以往往难以用于实战,顶多只有个强身健体的作用,固然有很多原因,不过没有练习过太极桩功,却是很大的一个因素。

可以说,练太极拳必须到了打拳的时候,有一股热流顺着你打拳的动作在全身运动的时候,才算入门。这就是所谓的“得气”。当然这得气得到的东西,很类似于武侠中的真气,但却并不是真气。因为这个气并不走经脉,而是直接在肌肉内,成片的运行。勉强要说,可以叫做混元气吧。

前面已经说过,武侠小说中写的那种可以在身体内外沿着自己或者别人的经脉自如运行的真气并不存在

。混元气也并不能被随意调用。打拳的时候,混元气会自然的形成一个固定的条件反射模式。在实战时,不需要用意识去调动,就会根据这个模式自动的运行,增加攻击的威力。对体内的混元气,你顶多可以调整其威力,但并不能控制其运动。

在晚唐时期,混元气的概念还并没有被提出来。实际上,要晚到近代,清末的时候,才有人提出了混元气的概念。而在我的《太极拳谱》中,我将这个概念提前一千多年提了出来。

形成混元气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打拳,但是这种方法见效很慢。而且如果打拳的时候动作不标准,意识不到位的话,打一辈子拳,也就只等于作一辈子体操。要想产生混元气是不可能的。

而另外一个方法,那就是站桩了。这个方法是产生混元气的最主要途径。

我的《太极拳谱》中的站桩之法,融合了许多内家拳,诸如“形意”、“八卦”、“”、“咏春”、“大成”等拳法的站桩之术。可以说就算在后世,也称得上是桩功的集大成者,练起来自然非常有效果。

而我现在年方十岁,体内的元气并没有随着成人之后而逐渐消耗。炼气产生于体内元气的混元气来,自然更是快捷。

不过我的速度也太快了点。第一次练拳就得气了。不过练了半个月桩功,居然就产生了较强的混元气。而打太极套路的时候,混元气也很快的形成了条件反射。

有一次,我不小心在练拳的时候击中了一块砖头。本以为会让拳头巨痛。不料已经形成条件反射的混元气,如同电光火石般附着在我的拳头上,居然一下子将那青砖击得裂成几块!而一般十岁的小孩,就算想搬动那青砖,也比较困难。

只是,后来我再测试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没法让青砖开出一条裂缝来,倒是让我的手疼痛无比。不过那一次的经历,也已经让我信心大增,练武的劲头足多了。

如此快的修炼速度,让我惊讶无比。要知道,为了培养和我推手的对手,我在自己练习太极拳的时候,也同时给那些找来的孤儿中挑选比较聪明刻苦,身体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