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第五卷 广明鼎革第十章 突袭潼关(2/4)

之路。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李俨要想重新打开丝绸之路,让大唐重新兵临西域,就必须重新掌握归义军。对李俨来说,兵临西域,打开丝绸之路,一方面在商业上有极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大唐兵临西域,能够对中亚、西亚地区乃至于欧洲地区形成威胁,不但如此,还能够通过剑南道、陇右道、安西地区对已经成为大唐帝国心腹之患数百年的吐蕃帝国形成包围。而一旦吐蕃被征服,那么一盘散沙但是却富饶无比的天竺就在铁蹄之下。从西藏高原直下天竺,整个印度半岛,都在兵锋威胁之下。到时候大唐就可以重新恢复太宗时期王玄策将军三败天竺的荣光,更能更进一步,从陆路和海洋上,彻底将这片富饶的土地收入囊中,让那些懒惰成性、安于残酷种姓统治、长时间处于分裂的劣等民族永远再没有机会成为中华的威胁。

可以说,这一次行动,是李俨深思熟虑的一个庞大计划地开始。这一计划将会跨越长达十余年甚至数十年、上百年地时间,一旦计划成功,整个世界的局势都将为之改变

如此庞大地计划,自然不容有失。所以李俨几乎将自己身边最有战斗力的五万赤卫军团全部派了出去。要不是将潼关的五千赤卫军团调回来,他身边就只有三万战斗力不强的玄武军团了。由于周边局势逐渐稳定,李俨也认为潼关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还不如将这五千精锐用玄武军团替代。而这五千军队却是作为他的一支可靠地机动力量。

毕竟此时拓跋思恭在夏绥等州、李克用在同州、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在河中、朱温在大梁。都对朝廷所在的长安虎视眈眈,尤其是前三镇离长安也不远。虽然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勾心斗角,不可能联合起来。再加上朝廷有大义名分,最近又作为消灭黄巢的主力,重建了一定的威信,他们也不可能明目张胆的与朝廷作对。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这些节镇有变。李俨就可以依靠这五千军队为骨干,其他三万玄武军团军队为依托。加上关中的民兵(李俨在关中实行了民兵制度。每一户有三十五岁以下、十八岁以上男丁的家庭都必须有一人参与定时地民兵军事训练。一旦有变,给他们发放武器,就可以组织起一支有一定战斗力的军队。),再加上李俨制造出来那些先进地武器,就完全可以在他们的围攻下坚持到到方彻或者常捷回师之时。

应该说,这样的安排是没有问题的。对于深处李俨势力范围腹心的潼关,那些老于用兵的节度使绝对不会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前去攻击——尽管一旦攻克。效果也是极佳地。于是李俨也就放松了警惕,在用兵调度上根本就没有给潼关留下精兵。

然而,就是这一次换防,却让潼关的防守出现了致命的破绽。

这一次潼关的守将是原玄武军团的一个中级将领,都尉范隆。作为一个都尉,他本来只能统领三千人马。不过由于潼关的特殊性,在他被任命为潼关守将之后,他实际上的统兵人数为五千人。从某个角度来说,相当于他升了半阶官。而潼关深处腹地,在他看来,根本不会发生什么大的战争。既有闲、又有权,范隆对这次地任命相当满意。

心中既然松懈了,原本就是从前节度军中一个老油子的范隆。好不容易被整编教官纠正过来的老毛病又犯了,整天饮酒作乐,根本没有整顿防务的意思——尽管潼关的防务系统已经被赤卫军团的五千军队弄得相当完善了,但至少也应该好好熟悉这些防务啊!

上位者既然如此,下面地人就更不用说了。防务进行得得过且过,十分之松懈。这些原本应该非常精壮的士兵,在好吃好喝过了一个月之后,竟然有了发胖的迹象

!一支合格的军队,其合格士兵必然是一个个精悍强干,连身上多余的赘肉都不能有。怎么还能有发胖的迹象?可见这些士兵已经松懈到了什么程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