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第五章 才女鱼玄机(3/5)

,和高超的歌舞技巧,让她们极受欢迎

。偶尔在普通的坊间也能得见。

马车一路南行,摇摇晃晃地让人头晕脑胀。不过还好,我在后世的时候,从来不晕车、晕船。这马车的晃荡,比起江上船的晃荡,还差了一截,倒也能够勉强坚持。

行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到了芙蓉池一带。

此时芙蓉池正是繁荣时刻,虽然历经破败重修,仍然是整个长安城内著名宴游之所。

尤其是眼下正当夏日时分,暑气渐盛,皇室王宫皆有可供避暑之所,普通的富商和老百姓,就只好到芙蓉池这片水区来避暑了。就算很多高门子弟,官宦人家,也因为相约来此宴游,更因为芙蓉池历来是进士们宴游之所,颇有盛名,也常常来此游玩。

此时虽然已是下午时分,一路上前往芙蓉池的车马,却仍然络绎不绝。不时有浪荡子弟在马车上,或者干脆就骑着马,一路上边饮酒,边高歌。有点才学的人,还顺便吟诗作诗,蔚为壮观。

马车正行间,突然停了下来。我好奇之下,往前一看,却见前面蜂拥了一大批人,还有马车之类停在那边,居然把道路杜塞得不通了。在人群之中,还能见到京兆府众衙役的身影。

我心中疑惑,从马车上下来,也不管聂隐娘在身后高叫小心,径直朝人群中挤去。

几乎出了一身臭汗,好容易挤到里头,张目一看,却见一间道观屹立在前,道观前书有“咸宜观”三个隶书大字。

咸宜观?

这三个字仿佛一道闪电,从我脑中划过,让我想起了从前曾经读起的一段令人惋惜的才女故事。

咸宜观,不就是晚唐著名的才女鱼玄机在做女冠(道姑的古称)的时候的居所么?

鱼玄机可以说是大唐的最后一个才女和美女。她跟中唐的薛涛、武则天时代的上官婉儿,同为大唐最著名的三个才女之一。她的事迹,不见于正史,只在《三水小牍》、《北梦琐言》、《唐才子传》三本书中有记载,著有《北梦琐言》。《全唐诗》中存诗48首。

相传,鱼玄机,原名幼薇,字慧兰,出生于长安城郊的一户落魄士人家中。自小家境贫寒,但是却少有才名

。五岁便能背诵数百首著名诗章,七岁开始学习作诗,十一、二岁时,作品就已在长安文人中传诵开来,成为人人称道的诗童。曾师从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后嫁与名门之后李亿为妾。然不能为大妇裴氏所容,不得已于道观咸宜观出家为女冠。因被李亿抛弃,从此变得疾世愤俗,生活也开始不检点起来,打出“鱼玄机诗文候教”的牌子,高张艳帜,不知使多少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后因婢女之死,被人告发,审判她的京兆尹正好是曾经追求过她却被拒绝的裴澄,被判逼死婢女,于咸通十二年秋被处死。

再后世时读到关于她的事迹,我还曾经为此而叹息,她不过是一个生活不幸,被命运捉弄的苦命人而已,却遭到如此下场,的确不能不让人扼腕。

眼下正是咸通十二年,而鱼玄机婢女死尸之所以被发现,正是因为夏日蚊蝇聚于埋尸之所,被人生疑而告发。差不多,也该是这个时候了。莫非我正好碰上了鱼玄机被京兆府抓走的那一刻?

正想间,只听咸宜观内一阵喧哗,几个衙役当头而出,身后一女,身带枷锁,被推推搡搡地推了出来。

我在外面看得真切,那女子身穿道袍,年纪在二十岁左右,脸上略施粉黛,朱唇星眸,体态风流,纵然是那道袍也掩盖不住她的美态。她身上有着古典美女通常具有的高雅气质,却也有着另外一种似乎截然不同的娇艳,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气质揉合在一起,就成了她独特的魅力,引人向往。以我在后世从媒体上见过的美女和在这个时代见过的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