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西域英雄张议潮(5/5)
果然,来考教我了。我早有准备,肃容道:“身为大唐子民,岂能不知张老将军之功?张老将军其功有三。”
张议潮被勾起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愿闻其详。”
我道:“张老将军第一大功,乃是救我万千大唐百姓于蛮夷之手,不使生灵涂炭,此无上之功也。张老将军第二大功,乃是收服西域,行使唐制,令我大唐教化,重播于彼,此上上之功。张老将军第三大功,乃是攻城拓地之后,却不割据自立,乃归地于唐,令我大唐疆土,重入西域之地。此中上之功。”
张议潮道:“老夫归地于唐,为何仅为中上之功?拯救百姓,为何却是无上之功?殿下可为老夫解说?”
“孟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太宗文皇帝(唐太宗谥号“文皇帝”,太宗为庙号。唐人一般称呼他为文皇帝,跟现在习惯叫他唐太宗不同)也曾云“民水君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俨之意,君则如鱼,民则如水,无水则鱼亡,无民则君亡。故民乃天下之本
。民若安乐,则天下安乐。故安民之功,乃无上之功也!”
张议潮看我的眼光,终于变得温和起来。
我心中鼓舞,再接再励:“自炎黄二祖,开我华夏一族,我族文明远播,天下知名。故诸蛮夷皆朝与我。兵强之族,可以显赫一时,令他族臣服,然不能久。我族数千年之久,皆被蛮夷呼之为天朝,心甚向往之。何故?文明教化之功也!公能宣天朝文明教化于西域,虽千秋而不朽,乃我族无上之功。天下万族,我族不过其一,故于万民而言,可为上上之功。”
张议潮看我的目光已经有一些赞赏。
“开疆拓土,乃大唐无上之功。然我大唐不过天下万国之一国,大唐无上之功,不及安民无上之功。我大唐一朝,立国虽已数百年,然不过我族历朝之一。大唐无上之功,亦不及我族无上之功,故此功仅为中上之功!”
“好!”
张议潮终于改色,击掌而呼。随后他正容向我一礼:“老夫本以为殿下不过天资聪慧,未必有何出奇见识。不意殿下竟能明见若此,老夫眼拙矣!以老夫之见,亘古以来,识见能及殿下者,不过寥寥数子也。”
这些都是来自后世的见识,我可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连忙谦让:“俨年纪幼小,当不得如此盛赞。”
张议潮挼须呵呵大笑:“当得,当得,非常之当得!有殿下此论,当浮一大白!”
张议潮既为我言辞所折,接下来的交谈气氛就融洽多了。他也不再以小儿视我,与我大谈天下大势,军事民政之道。
我这方面的知识虽然不如他,但是我胜在多了后世上千年的见识,屡屡能切中要害,偶尔还出惊人之语,虽然多有疏漏,却也颇为新颖,令张议潮赞叹不已。而我也从他言语中,学到了不少相关的知识。
张议潮与我一番畅谈,也是心中欢喜,说到最后,突然对我道:“我观殿下年齿尚幼,虽有过人见识,却难免有学识不到之处。老夫不才,一生戎马,对此中之道,到有几分心得。今欲传之于殿下,不知殿下愿否?”
我来见他的目的,不正是为了这个么?当下大喜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