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决战黄巢第二十九章 谣言妙用(1/4)
拓跋思恭营帐内,拓跋思恭与他的族弟和侄儿也在商议关于这一次的谣言事件的情况。
除了王处存这个完全没有受到谣言事件影响的人之外,拓跋思恭可能是被影响的人之中受影响最少的一个。
拓跋思恭手下的军队,绝大多数都是自己的族人
。还有极少数,是夏绥等地的汉人——这些汉人,在胡风很重的那些地方,已经开始胡化了。基本上是依附于拓跋一族存在。这样的人与中原的士兵大不相同。总之,拓跋思恭的手下,心态与中原士兵完全不同,谣言在他们中间并没有多大的传播余地。
事实上,胡人重视勇力,拓跋一族对夏绥的统治权,是完全依靠拓跋思恭本身的强大武力和雄才大略得来的。胡人并不在乎一个领袖是否残暴或者变态,只需要那个领导者拥有强大的力量,能够带领他们取得胜利,夺取战败者财富就行了。
而在中原,除了勇力之外,上位者还依靠名声、威严、大义等等东西来统治下面的士兵。谣言对中原的上位者拥有强大的杀伤力,对拓跋思恭这样的胡人统领,效果就很差了。
所以,拓跋思恭跟其他因为谣言而焦头烂额的节度使们不一样,他重视此事,仅仅是因为这件事情的巨大影响力,而不是因为这一事件对自己的声威地恶劣影响。
甚至。拓跋思恭他们关心的根本就不是谣言什么的,而是引发谣言的事件。
“想不到中原的皇帝还真是命大,号称天下第一刺客的空空儿出手都杀不死他!”这是拓跋勇在说话:“不过那个暗中主使者也真是没用!请出了空空儿,还在军营中潜伏了那么多人手,结果三两下就被皇帝找出来了。如果这些人还留着,没准在这个谣言四起、人心惶惶的时候,还能起点作用呢!”
看样子。这个拓跋勇真是唯恐李俨不死。足见拓跋一族地异心,不仅仅在首领拓跋思恭身上。甚至在其他人身上,也是同样存在的。
拓跋思恭道:“如果唐朝地皇帝那么好杀,叔父早就派人去行刺了。到时候皇帝猝死,中原必然因为拥立皇帝的事情而大乱,必然会给我拓跋一族大好的崛起机会!又何必现在跑到皇帝这里来为他卖命!”
拓跋思谏道:“大兄,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就算在夏绥一带自立。唐皇也未必能够把我们怎么样!况且现在中原不也同样在大乱吗?何必非要用我族勇士的鲜血,去为唐皇打天下?”
“是啊是啊,谏叔说的没错!大唐已经衰落了,不再是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天朝了。大唐地皇帝,也已经不再是那个英明神武,天下无不俯首的天可汗了!我们何必还那么在乎唐皇和唐朝的反应?”
拓跋思恭叹息一声:“我又何尝不知大唐已经衰落?如果不是这样,我又如何敢有自立之心?除了死心塌地的为唐朝卖命,还能有什么选择?难道还想突厥的命运在我们身上重演吗?幸运的是
。天可汗已经不在。天可汗手上最利的刀李卫公也已经去了几百年!小天可汗(指李治。李治虽然因为性格上的软弱而被武则天簒权,但在他统治期间,大唐地武功的确也非常了得。可以说李世民是大唐天威的开创者,那么李治就是大唐天威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这正是我们的机会啊!”
想起几百年前那天威赫赫,西域各族无不闻风丧胆,俯首臣服的大唐。即使是拓跋思恭这样桀骜不驯地人也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
拓跋思谏、拓跋勇等人想起当初的大唐,也都打了个冷战。足见当初大唐的威名,即使在胡人之中,也是如日中天的!只可惜后来的皇帝太不争气,以至于大唐沦落到了如今的地步!
“总而言之!天可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最好他永远的过去!永远不要再出现!”拓跋思恭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