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在官言商(1/2)

很多人当然想看那个传说中叫热气球的东西能飞上天,可黄氏却表态说现在还不是飞行的时候,她在努力改进看能不能将这玩意改造成脚踏式的飞艇,她这般说着的时候,就连一旁的晴儿听了都震惊了!黄氏的能力她算是比较清楚的了,可她的这个创造能力还是让晴儿感觉不可思议。

既然是诸葛亮的老婆都说现在不能飞,其他人也不敢要求什么,然后去了其他几个并不是重点项目的办公室大致的看了遍,然后他们一行人便在车官城准备的宿舍住了下来,第二日接着视察了车官城的两个附属工厂,之后的时间诸葛亮带人又视察了水力纺车磨坊、以及酒坊、印刷作坊以及造纸的作坊,这一共用了他五天的时间,再之后他又听取了有关棉花轧榨之后可以用作棉布的汇报,这次费祎找来的棉种只是暂找了不到百亩的试验田,而且这试验田还是诸葛亮自家的,棉花的成功收获与棉布的成功纺织,让诸葛亮对于推行棉花的试种有了有力的说服证据,他打算与掾吏们商量明年有关棉花种植园的计划。虽然棉布纺织了出来而且成本低廉,棉花用作棉被棉衣也比以往的丝绸毛羽经济实用的多,可他也明白棉花在蜀中大规模种植并不现实,他的志向不是偏安一隅,他要进取中原就要打仗,打仗就要吃粮食,现在种经济作物并不是合适的时机,可若是放弃棉花这一项的种植他又舍不得这里面的经济利益,想是两全,又因为耕地面积有限,那必须得找个两全的法子……所幸现在距离棉花种植还久,他还有很多时间考虑……

这次为期五天的考察之后,回去他主持开会,会议持续了两天,主题就是怎么系统的管理这个新生的部门,诸葛亮打的算盘很精致,既然现在这些东西为国库带来了实际利润,那么就该摆出来进行系统的管理,当初他以他个人的威望半官半私的支持这些人所谓的发明,现在有了成果,他自然要用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据让这些人信服接受并且主动的开拓思路。

这个大会开了两天,之后他属下的掾吏们商议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将这个部门与将作监分开,唯一的争论便是这个部门是直接受皇帝统属还是受相府节制,结果就是诸葛亮拿着这个会议结果上了朝堂讨论,讨论也就是走走样子,皇帝肯定是听诸葛亮的,诸葛亮刚打了胜仗政治威望空前,谁也没有实力在他面前叫板,甚至有人直接讨好的说挂名在相府之下就可以了。于是这个新生的部门起了个新奇的名字:大汉商务部。

这个名字有些新奇,朝堂诸公听了立马反对,说在官言商有失国体、国不与民争利这一大串老一套的理论又出来了,诸葛亮只是微笑着看着那些人唇枪舌剑的,最后可能吵累了,发现主角诸葛亮一直一言未发,这才觉得御前失态,有些讪讪,诸葛亮则把这个球踢给了刘禅,刘禅一句话拍板:“《管子》曾说,富上而足下,此圣王之至事也,财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何来与民争利一说?”然后他不待那些人有所反应,又问,“诸公议以何人担此职司?”

这才是大伙关心的,这个新生的部门势必要启用一些新人,不过这显然也是丞相府的那堆人早就安排了好的,大头他们肯定捞不着,这些人虽说理论上喜欢驳斥别人,可面对现实利益时都不是傻子,这几个作坊以及车官城的牟利他们都是看在了眼里的,而且他们预估这个部门将来发挥的职能肯定不比现在,更何况这部门如此受诸葛亮重视,谁都知道现在掌权的是相府,就是相府里一个小小的功曹都比朝堂上这些侯爷啊虚名将军啊获得军队指挥权要优先的多。

在他们盘算人选的时候,黄门侍郎费祎举荐了驸马都尉诸葛乔主管此事,这个人选提出来没有人有异议,不说诸葛乔的背景,之前本来也就是诸葛乔负责此事嘛,副手呢?副手的位置还空着,这个时候左将军吴懿举荐了个人:前司徒许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