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宴(2/4)
“子昀这话,未免有些过大了吧?”马谡微微皱眉,“眼下与东吴关系紧张,如今我汉朝内有叛乱,又仅得一州之地,安内力量尚且不足,何谈攘外?”
楚翰摇头自信道,“兄长莫要再试探了。”他先给马谡戴了个高帽子,然后又道,“想必丞相早已布局好了东吴之事,非是翰说大话,而是翰相信以丞相之能,定能解得张温之死所带来的外交困局,如今丞相闭关息民,想必对南中之乱早有谋划,甚至是成竹在胸,而至于攘外么……”楚翰略微一顿,语气满是自信,“翰相信,这天下间无有能出丞相左右者!”
马谡认真的听着楚翰的话,楚翰这年纪的人说出这样的话,给人感觉未免有些华而不实且不知天高地厚之感,于是马谡轻轻的摇摇头,“丞相虽是不世出的奇才,怎奈国家兴衰命脉并不是一个人可以左右的,成都虽沃野千里,然则……”马谡没有将话继续下去,只是突而又叹息一口气,“不说远的,只说蜀中豪族,唉!”马谡又是叹息一口气,却是没有继续说下去,存着考楚翰的意思,楚翰听出了这话头,自然也知道这个时期豪族问题,“看兄长的意思,莫不是蜀中豪族干扰政令?”
“这个倒是不至于,蜀科严峻,他们还不至于顶风作案,只是……因为豪族荫户问题,以至于官府税收……”马谡又叹息一口气,楚翰却是心中一动,“荫户?”
“嗯。”马谡点头,说起这个,眉宇间有着些许愁绪,“便是那些没有在官府登记造册的。”
闻言楚翰心中了然,对于这个荫户的弊病他还是有所了解的,史载蜀汉亡国时交出的人口簿册只有94万人,而蜀中自从东汉末年天下战乱以后,所经历的大型点的**也就是刘备入川与刘璋的鼎峙,而那个时候所记载的蜀中参战人口不过两三万人,在雒城时折损的稍微多一些,也不过万余人罢了,那么蜀中万里沃野所养育的人口到底去了哪里?这就是个可琢磨的问题了。所谓荫户,便是很多老百姓都依附在豪族大姓门下,这些人不在官府造册登记,不用履行任何交税纳粮服役的职责,只向豪族负责,因为豪族林立,政府明知道这些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马谡说到这问题,楚翰自然很快明白了马谡的意思。对于一个有野心的政治家来说,是不允许存在这种情况的。只是为何诸葛亮当政的时候没有改革这些,楚翰心想也是诸葛亮认清了形势,迫不得已而已,若是能吃到那些荫户,相信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家肯放过的,这也是诸葛亮的一块心病吧。只是这个问题楚翰也没有什么好的法子。这个荫户的问题不止蜀中一处,这个时代每个地方都是如此。魏国为了安抚豪族,还出了个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便是从三国开始埋下种子的,诸葛亮求的都是平衡,他楚翰更没有什么好法子了。毕竟豪族是牵一发动全身,这是他们为政的根本。眼下马谡当着楚翰的面说出这个问题,看来是想考考楚翰。想通了这点,楚翰颔首而答,“荫户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眼下形势并不适合提请这个问题,豪族蓄养私兵,动辄童仆上千,门客众多,若是强要他们吐出到嘴的肥肉,怕是……不过,若是单纯想充裕府库,翰倒是有个想法。”
“哦?”马谡眉峰一动,“贤弟不妨说来听听。”
这时候下人开始将准备好的酒食送来,楚翰跪坐的久了,膝盖和小腿都有些发酸的疼痛,他趁下人布菜的时候稍微的活动了下,“不知现在成都可有有关酿酒的法令?”
“酿酒的法令?倒是有的,怎么?”
“那么,现在有酿酒权限的是……?”
“是成都大姓柳家与赵家。”顿了下,马谡又补充道,“除此之外,其他州郡的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