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好莱坞的中国人(2/3)
而同样是那一年,杰德和斯皮尔伯格联合推出了《侏罗纪公园》和《辛德勒名单》两部超级大作,尤其是《侏罗纪公园》这部史上破10亿票房的电影也是环球公司的作品,因此让两相对比的吴宇森有些尴尬。若是按照原本的发展规律,吴宇森会即将参与到《断箭》的拍摄,这算是他的翻身之作;再到后来的《变脸》,吴宇森在好莱坞达到他事业的顶峰。
不过《碟中谍2》的毁誉参半让吴宇森开始走下坡路,到了《风语者》这部电影活生生将米高梅赔得破产,吴宇森在好莱坞的导演之路算是彻底堵死,不得不转回国内。
杰德其实非常欣赏吴宇森,或者说欣赏香港导演。香港的导演在那样的环境下,没有钱没有技术,却能拍出不逊于好莱坞的动作片。甚至在动作片领域里,好莱坞直到今天依然是学习香港。但是身为香港动作片的大师级导演,“暴力美学”的开创者——吴宇森最后在好莱坞的结果却让人唏嘘。
有人说好莱坞容不下外国人,事实上“灾难之王”艾默里奇不照样混得挺好?杰德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想着吴宇森在好莱坞失败的原因。吴宇森和好莱坞“八字不合”是一定的,在你自己成为制片人之前,好莱坞的导演都不过是制片公司的棋子。他们给你规定剧本,他们给你规定演员,甚至连这部电影最后被剪辑成什么样都是导演无法控制的师姐太诱人最新章节。这对于香港的导演来说是有些难以接受的,因为香港其实还是“导演中心制”,一切都是导演说了算。
当吴宇森凭借《断箭》成功之后,电影公司自然就认定你吴宇森只能拍这样的电影,于是接下来的《变脸》继续成功,《碟中谍2》虽然被影评人骂但票房还是不错……这似乎昭显吴宇森成功了。
当吴宇森在好莱坞也变成大导演的时候,他在香港的导演脾气也回来了,他不愿再受制片公司的约束,他要拍自己的电影,于是就有了《风语者》。可惜和制片公司角力并不是吴宇森所擅长的,因而《风语者》就成了导演和制片人妥协下的“四不像”,最终票房大亏1亿美元,逼得米高梅不得不破产,也让吴宇森成了好莱坞制片商们眼中的灾星。
杰德想在自己的电影公司里安排一个华人导演,可现在用得上的却不多,李安、王家卫这种艺术类导演自然不是自己需要的,可唯一的商业片导演吴宇森却在追求着艺术电影之梦。说来好笑,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所有的导演都认为艺术电影才是真正的电影,而支撑电影产业的商业电影都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另类作品。
当吴宇森在抱怨制片公司对他不公,表示想回香港的时候,杰德忽然用粤语插了一句,“很抱歉听到两位的谈话,如果这位吴先生有兴趣的话,不妨去我的公司看一看。”说着,杰德将自己的名片递了过去。尽管杰德知道这样很不礼貌,但是这是一个机会。
吴宇森皱着眉头接过了名片,无论在什么地方,偷听别人谈话再大喇喇地打断别人都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事情。但是接下来一刻,吴宇森却被名片上的名字吓了一条。银河电影制作公司董事长,杰德谢尔曼。
身为环球电影出身的导演,吴宇森哪里会不知道杰德的大名?当年他和斯皮尔伯格指导的《侏罗纪公园》成了全球影史上票房第一个过十亿的电影,而自己当年推出的电影却只有3000万。一想到两个人之间的差距,吴宇森的心中的不满也消失了。就好像一头大象就算打扰了蚂蚁们的生活,蚂蚁也没有资格去和大象较劲不是。
“难道谢尔曼先生想邀请我拍电影么?莫非谢尔曼先生没有打听我上部电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