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面条的诞生(2/3)
酸咸口味的嘎嘎脆果子,加上一口小米粥,再配上一大口煎得充满了油脂香的鸟蛋,虞象真有种他想呆在夏氏族不回去的想法。
他们吃饭,那些巨象也被夏氏族的人带去了角鹿与森林羊那儿,然后让负责喂养牲畜的原始人把大象一起喂养了。
不过大象太能吃了,等会儿可以把它们赶远一点,让它们自己在外面觅食。它们从小被驯养,基本不会逃跑,弄一个虞象那边的智人去看着就可以了。
吃饱喝足,虞象一抹嘴就表示,他知道现在是农忙时节,可以让他带来的族人们一起去帮忙干活。
夏禹当然同意,四十来人也是一群不小的劳动力了,不能白吃白喝,都给我忙碌起来。
随后,虞象又送了夏禹一袋小麦。
“可以试试看做麦饭,我这边还有一些麦种,今年也可以让夏氏族播种一下看看。这里的气候跟枌榆不太相同,我不清楚小麦在这里能不能长得丰盛繁茂。”
虞象把兽皮袋子打开,把小麦示意给夏禹看。
木炭现在充当翻译已经轻松一些了,一个是跟虞象交流多了,一些关于枌榆的语言习俗跟词汇他又学到了很多,毕竟以前有卜教过的作为基础。另外一个么,那就是夏禹自己也学了很多,偶尔他自己也能理解一些。
夏禹惊喜地看着兽皮袋中的麦粒,既然虞象这么大方,他也不小气。
吃完早饭,其他人都去忙春耕事宜了,夏禹就带着去了他后来专门规划出来的谷场。夏氏族主要食物以粟米为主,秋季收割都是需要收割晾晒与脱壳的,得要一个宽阔的场地。
谷场在夏氏族背靠的山后面,除开谷场,还有熏制场地,都放在了一处。
虞象之前没来过这里,这回看到,又是一阵惊讶。
夏禹带着木炭跟负者,笑着跟虞象解释,“晾晒需要地方大,熏烤肉类鱼类又烟尘比较大,最好远离居住区,我就选了这里。
看,这里附近我还建造了很多粮仓,就是为了可以随时把食物放入粮仓中存放。前几年我还把粮仓建在山脚下,不过我也觉察出了夏氏族的居住区地势偏低,这几年的粮仓基本都放在了半山腰或者更高的地方了。”
带着虞象,夏禹走到了一个石碾那儿。
虞象好奇地看着这个器具,他之前没见过。
负者利索地把兽皮袋打开,然后就把那一袋子小麦倒了上去,之后就开始推动石碾。随着来回推动碾压,小麦上的壳就开始被挤压脱下。随后负者又用小麦取出来放在编织的小簸箕中抖动,很容易把脱下的壳分离出来。
本来负者也以为到这一步就好了,跟他们脱壳粟米一样。结果夏禹让他把小麦再放回石碾上,继续来回碾压,说是碾成细粉为止。
虞象一脸惊讶地看向夏禹。
负者也不解,不过夏氏族的人是不会反驳夏禹的。夏禹这么说,他没有任何犹豫就继续推动石碾。
最终,小麦被石碾压成了细粉。
石碾弄的粉还是不够精细,夏禹打算这段时间研究一下石磨,石磨的功效应该比石碾要好。
把细粉都扫进兽皮袋中,夏禹兴致勃勃就扯着一行人跟他来。随后,夏禹直接带着他们去擀面搓面条去了。这方便,夏禹还真有点经验。
他妈妈小的时候是跟在自己的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她爷爷奶奶是北方人。一直到他妈妈读高中,夏禹的外曾祖父母相继去世,她才跟随自己的父母那一代定居到了南方这边。
擀面他妈妈很有一手。
兴趣来了,也教过夏禹。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