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三奇束手 双雄争锋(4/7)
于飞龙只觉一道道热气随着他掌势激射入体又惊又喜道:“卓少侠可是给咱们解开了这截脉之苦?”卓南雁道:“原先的自是解开了眼下截住的却是足少阳胆经……”宋天鹰气得老脸通红便待叫骂于飞龙急忙将他拦住干笑数声拉着宋天鹰转身去了。
卓南雁望着他们的背影暗自冷笑。
过不多时大江船剧烈起伏众水手齐声吆喝声音高亢凝重。卓南雁寻得一个小厮一问原来是到了采石矶。南宫馨年少好奇拉着卓南雁走上甲板看热闹。遥遥地却见两岸峭壁如削江面似被两只竖掌扼住变得狭窄紧束。
“那里便是天门山了。”卓南雁指点着远处夹江耸峙的山峰对南宫馨道“李太白的横江词曾道:‘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说的便是此处!”南宫馨凭栏远眺只见江水犹如万条狂野的怒龙嘶叫着飞奔直泻沉碧色的汹涌浪涛激撞在崖壁上迸出银亮亮的万千浪花。
卓南雁却忽然“哦”了一声目光所及却见峭壁兀立的采石矶上有一块大石临江探出石上凤翥龙翔地刻着“醉月”二字。
这时于飞龙巴巴地赶来陪在一旁低声笑道:“这采石矶便是李太白当年捞月亮醉死的地方那翠螺山里面好玩的地方不少……”卓南雁听他将李白醉酒捉月的传说当真也懒得理他道:“那‘醉月’两个字是何人所书?”于飞龙沉吟道:“几天前还不见这两字谁知到哪个酸丁写的。”
卓南雁哼了一声只见那两字宽可数尺笔道略细似是给人用长剑信手划出但气势奔放浑然一体忍不住道:“寻个地方停船我要下去转转!”
于飞龙这时对他百倍迎奉哪敢违抗待船过激流急命靠岸停泊。卓南雁当即带着南宫馨下船登岸。于飞龙和宋天鹰怕他远走命个伶俐喽罗远远跟随。卓南雁只作不知与南宫馨径自来到那块刻字的巨石之前。
这巨岩本在翠螺山上山中绝壁临江松翠欲滴。南宫馨眼见卓南雁目不转睛地盯住那“醉月”两个字不禁道:“卓大哥喜好书法吗?这两字如横风斜雨确是酣畅淋漓!”原来她爷爷南宫修文武双全自她几岁起便逼着她学书练字。南宫馨年纪虽小于书法上却有几分眼界。
卓南雁正待言语忽听身后脚步轻微似有人悄悄掩来他并不回头仍是凝望那两个大字笑道:“原来小妹妹年纪轻轻倒是此中高手!”南宫馨小嘴一撇愈故作老成地道:“都是我爷爷教的。嗯我瞧这两字颇有杨凝式的笔意。”卓南雁笑道:“我不懂什么杨凝式的笔意只是觉得这两字纵横跌宕隐隐含着一股剑气写这两字的人必是个武林顶尖高手!”
忽听身后有人“咦”了一声。卓南雁不用回头已察觉到身后四五丈开外立了三人。他听得这几人脚步轻捷早已暗自留意只听有人低声道:“这人竟能看得出大哥笔中的剑气当真了不得!”另一个人道:“这小子武功奇高还是等大哥回来收拾他!”又一人道:“等什么!这祸国殃民的奸贼多留一刻也是不该。咱三兄弟一起出手还收拾不下这厮吗?”
卓南雁心头火气霍地转身目光如电扫出却见那三人形貌甚奇:一个是肩挑大桶的精瘦汉子十足的走街串巷卖酒水的小贩模样;另一人却是个面目滑稽的光头中年肩头还蹲着一只猴子似是个杂耍艺人;最后一个渔翁打扮正是早已见过数面的红脸大汉。那三个只见卓南雁神威凛凛地瞪视过来心下慌乱急忙聚拢站成丁字形凝神戒备。
卓南雁瞧见了红脸渔翁恼怒更增忽地笑道:“要动手便动手还等什么?”倏忽逼近挥掌便向他左肩拂去。那渔翁料不到他身法飘忽奇诡拼力右闪。哪知卓南雁的手掌随势向右划个圈子清脆响亮地在他右颊扇了一记耳光。
精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