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家乡本千年盐都 道风已沉沦许久(1/2)
我叫黄国良,1978年生。排行老2。属于超生。
祖国西南地区C省1975年就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我的到来本来要罚很多款的,但78年那一年我们乡的乡长刚好也喜得一子,我父母云里雾里还没弄清楚就被告之就是那一年全乡都不会罚款。对于月收入只有30元的4口之家来说,这是个好兆头吧。
父母对我的期望很高,希望我将来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是以为我取了“国梁”这个名,但在乡政府上户口时,登记的那个阿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给我写了比较简单一点的良好的良,我就沿用至今了。毕竟现代是竞争年代,效率决定成败。
在我小点的时候,我都算是很乖的孩子吧,我上面是个姐姐,带着一大帮小丫头一天到晚玩儿,我也跟她们一起玩,慢慢的就变得文静和胆小了。上课我是规规矩距,下课也就玩点跳绳啦,踢毽子之类的女生玩的玩意儿,你还别说我成绩也好,老师也喜欢,每次考试不得个第1就要得个第2。汗,我无颜啊。
接触修道是我读小学5年级的时候。
那年,区里第一次开设了一个在全省来说都是较新潮的夜晚集市,名曰“天池不夜城”。那是开设在坐落着市里的佛教胜地天池寺的天池山下面。我对和尚不感冒,所以多年后才去过那寺里一回。
开业的第二天晚上,父母带着我还有邻居一起去逛,那简直是人山人海啊,习惯了上班下班和面朝黄土的生活,忽然一下多出来一个夜生活的地方,人们都兴奋无比。
在一个旧书摊前,我蹲下来仔细的淘着书,汗,没办法啊,从小我就太文静了,简直没个男孩子的样,除了踢毽子,打毛线等,我最爱的就是看书了。
一本破破的书映入我的眼帘,封面和封底都已经掉了,但首页还在,几个象毛笔字但是是印刷的字“万法归宗”赫然在纸上,我拿起来翻看,乖乖!好多符文啊。由于我们那里死了人过后,都要在门框上贴符,我从小就无比崇拜那些道士,阴阳之类的人。我赶忙将《万法归宗》夹在刚淘的两本百科书中间,交给卖书的那个老者,叫他算帐。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母亲最终以一元钱的价格买下了3本书,那老者可能就是个收荒匠转行,一点不知道那本《万法归宗》的价值。哈哈,当时我那高兴啊,我赚啦。
回到家里,乱七八糟的洗了澡,慌称要早点睡就赶忙进了自己的房间。
仔细一翻看,才发现是现代印刷技术的产物,虽然封面和封底连同出版信息那一页都掉了,但在没掉完的书脊上,我还是隐约看到“中国某某出版社”,只是不知道是那年出版的。
该书第一部分是“请仙箕法”记载了大量的符文和咒语,并附有具体的操作方法。虽然是文言文,但以我数1数2的学习成绩,大概意思我还是能懂的,就是请下箕仙娘娘或紫仙姑或吕真人或太白仙来,就能为你指点迷津。
这个我不感兴趣,后面继续的是“秘传六甲天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介绍有六丁六甲天神等等天神若干,各种神通修炼法门。这到是我极有兴趣的,以至于后面的数术知识,包括周易,拆字,等等都是我好久以后才去看了看。
走马观花的看了N遍,我心里有了个打算,相比起来我愿意学那种花钱不多,但神通厉害的道法。有些道法不是要什么鹿脯啦,就是要妇人乳,再不然就是正月死的婴儿啦那些吓人的东西。我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我又没钱,又不敢随便去找阿姨要奶水,也只能修习不花什么钱的了。但始终是要花啊,怎么办呢?看来只有开动我聪明的大脑了,呵呵。
话说回来,读书厉害点的人,崇拜者还是比较多的,说的话也更容易让人相信。
我一个叫刘晓的男同学家里就是医道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