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拜入师门(2/4)
紫阳哈哈一笑,朗声道:“这是我将速度放慢了,不然就你那凡胎,如何能承受这空中无边的罡风,更不可能看到什么美景,还做出评批。”
吾今乘风去,他朝还复来。
修真无岁月,转眼数百载。
紫阳随口吟道,金正宇看着紫阳伟岸的背影,一时痴了,心中想到真正仙家也不过如此吧。
御剑飞行本是瞬息千里的,不过这次紫阳行得慢了些,但也就是几个转瞬吧。紫阳压下剑光,一提金正宇,两人轻轻落在玉璇殿门前。金正宇一眼看去,立脚处有一石碑,上书“不可御剑”四个古篆,笔意苍劲古朴,超尘脱俗。在金正宇看来,此殿又自不同,殿前一条道路由青色玉砖铺砌而成,有一仗之宽,入口自是殿门,出口绵延不绝,直伸入云雾之中。道路两旁各有一个水潭,面积到不甚大,但不知其深几许。
金正宇随着紫阳一步一步走着,真仿佛行在仙境之中。到得门口,仰首一看,殿门直入云霄,不知尽观其貌。紫阳率先步入大殿,金正宇尾随其后。当金正宇自动跪下后,紫阳又是一阵赞许,径自走到老祖身旁的雕花紫檀椅坐下。
金正宇抬头望去,前方坐着数人,居中一位须发俱银的老者,身穿粗布长衫外,全身上下没有一件挂饰,而且眼神涣散,精神也似不佳,乍一看去,实与一个垂暮之年的普通老叟无异,然则,他正是梨山的这代掌门,姓周名寅,人称梨山老祖,他早已到了宝华不显、天人合一的地步。其余诸人都是锦衣华服,衣着光鲜,配金戴玉,显得富贵逼人。
“你叫什么名字,家中还有其他人吗?”老祖问得没有一丝情感,像是看透了人情冷暖,缘聚缘灭。
“我叫金正宇,父亲一年前被官府抓去充了壮丁,就再也没有消息,母亲于半年前郁郁而终。”讲到这里,金正宇已经泣不成声,毕竟还是个孩子,本来有些淡忘的伤心往事又被勾起。
在座除了老祖和紫青两位长老外,还有几名宗门的翘楚,都是长老和掌教的亲传弟子,共有七八人,没有一个催促,都在静静听着当前这不满十岁的少年,讲述着发生在其身上的惨事,虽然是只词片语,却包含多少血泪心酸。
“本来还有爷爷与我相依为命,可是…可是…突然发生的天灾将他带走了,我以后怎么办!”金正宇转为饮泣。
此时老者发话道:“常言天道无情,但我名门正派不可绝情,此子虽资质平平,但福泽不浅,也定是与我梨山有一段缘分,就看在座哪位愿意替本山化解这段夙缘哪?”
大家都不做声,场面僵持良久。
这时紫阳站起身来,说道:“既然如此,那么请掌门师兄允许此子暂归我玉轩门下,由我亲自传授。”
见紫阳说的如此斩钉截铁,在场除老祖之外都露出诧异之色,但无一人反对。
“甚好,那就有劳师弟了。”老祖平静说道,仿佛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事已议定,众人都望向老祖,待他首肯大家散去。
“慢着,紫阳。”老祖轻声说道:“这是我最近参详太平要术的一些体悟,你拿回去琢磨琢磨。”说罢,一个白玉薄片径自飞入紫阳手中。
太平要术,是一卷天书,书中俱为上古文字,晦涩难懂,若是将原本给了紫阳在内的任何一人,他们也许并不如何激动,因为他们自知,靠自己的修为和资质,是无法领悟其中哪怕点滴的奥诀。然而,老祖的体会领悟又自不同,他就好像一位资深翻译,将晦涩难懂的天书译成人人都懂的大白话,这样一来,谁都可以参悟修习了。
紫阳顿时一阵面红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