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097太子异位(2/3)

动,他脸上的表情平静而不带丝波动,仍是面若冠玉眉目如画的富家公子扮相,浑身上下却突然透出股凛冽的肃杀之气。

  这样的白奕,即便是秦菁也出来不曾见过。

  四下人,他独自这样在山间立了很久,直到觉得于氏该是差不多派人来寻的时候才转身上马重新往山上走去。

  在疏通了各方关节之后,改立储君事真正实施起来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麻烦,最主要的是事先得了萧皇后的应允,所以朝臣之虽然有人揣度暗惊,实际上却并没有掀起大的风浪来。

  四月初十,景帝颁下诏书,话说的很好听,并没有用废黜之名,只说因为太子秦宣身染重病需要长期静养不宜操劳国事,再者为了山河稳固以安民心,故而改立二皇子洛为太子,同时为了表示他对两个儿子视同仁,破格赐了亲王之位。

  按照朝廷的惯例,皇子是要成年之后才有资格被封王位,如今秦宣虽然太子之位被夺,但是得了这个“亲王”的尊荣也算是个补偿,当然,普天之下的百姓不会知道,满朝武的栋梁之臣也不会知道,这是萧皇后让步之时与景帝之间达成的协议,自然,背地里这最初还是秦菁的出的主意,表面上她未曾就此事与景帝正面交锋只借梁太后之手对景帝施压要了二十万兵权,暗地里却与萧皇后达成共识,让萧皇后以此为由不得对景帝退让半分,则秦宣有了亲王之位便不会太难看,日后东山再起之时名义上也好听些,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样据理力争的性情才符合萧皇后心袒护亲生儿子的心情。在这件事上秦菁直都处理的十分谨慎,演戏就要入木三分不能给人留下任何的破绽和把柄。

  除此之外在重新册立太子的前日早朝之上,景帝也终于摆明了态度,表示自己念及当年征西大将军萧衍的忠君爱国之举和萧皇后以及前太子宣的大义之举,已经拨调出来二十万兵权,不日之后将会正式移给萧家。

  只不过在这件事上景帝终究是心有不甘,始终还是不肯指定这二十万兵权的接手之人,想来真是跟蓝家人的小法不谋而合,等着看萧氏的内斗了。

  秦菁心里虽然十分鄙弃他这种睚眦必报的小人作风,面上却是不动声。

  改立太子事顺促成便算是了却了景帝的桩心事,按理说母凭子贵,既然秦洛的身份提上去了,他的生母蓝淑妃的位份也该跟着有所长进,景帝本来也是有这个意思的,但明显在这件事上梁太后的想法便是何秦菁不谋而合,都不会任由此时发生。秦菁压制蓝淑妃的目的不需多说,至于梁太后那边她老谋深算早就把蓝氏族的野心看在眼里,她很明白,那些人被压制的太久旦崛起会有什么后果,世昌伯府的势力旦壮大又怎么会把她这个太后放在眼里?所以即便是为了江山社稷她不得已默许了景帝改立太子的举动,接下来只会更加卖力的将蓝淑妃死死的压制住,所以当时景帝跟他提及要给蓝淑妃晋升位份的事她就冷笑着口否决——

  毕竟符箓诅咒太子事的风头还没过去,蓝氏又没有办法为自己撇清关系,这样府的沦丧的贱人若是还能青云直上,这宫里的规矩何在?又让其他的嫔妃如何看待?

  她的话句句在理,景帝也不想秦洛刚刚登上太子之位就要因为他的母亲累及声,所以此时遂罢。

  总而言之,在这次改立储君的事情上,蓝家占尽了风头,但事实上实质性的好处萧家却是拿了不少。

  改立太子事毕,紧接着便是萧皇后的生辰,与对待蓝氏的态度截然相反,梁太后的意思的要打扮特办,毕竟你是故剥夺了人家儿子的太子之位在先,此时若是在苛待了萧氏这个正宫娘娘,只怕天下民心悠悠众口就再难阻塞了。

  景帝没有办法,从大局考虑也只能应承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