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065秘密使命(7/9)

,伏击对方三千精英铁骑军,大获全胜。

  当然,这些都不过是他做在人前用以掩人耳目的表象而已,而事实上他早在得到消息之后就已经秘密离营,带着从他的外公齐国公那里调派过来的精兵二十万,绕开管道取径人迹罕至的沼泽密林之地包抄回到了五洲城,那个在战场上指挥若定的的“三皇子”也不是他早早部署,安插在自己身边,随时准备拿出来鱼目混珠的替身而已,因为两人的身量相仿,面向也有五分相像,再加之战场上都是厚甲护身,般人很难辨别真伪,便当他是还是坐镇军,不曾离开。

  彼时,的五洲城里太子还在洋洋得意的准备祭天大典,做着朝登上皇位的美梦,而就在十日后他的登基大典上却是传来个惊天的消息——

  襄王已经带人将整个五洲城团团围住,并且打出诛杀乱臣贼子的旗号,要为枉死的帝报仇,要的正是他太子晏麟的项上人头。

  帝明明是寿终正寝自己亡故的,襄王却把这样的个屎盆子叩到自己头上,太子在震惊之余大为震怒,可偏偏襄王给出的理由很充沛——

  如果帝的死因光明正大,你太子又因何要封锁他的死讯,又这般急着筹备,甚至不等通知诸位皇子藩王回来吊唁奔丧就要登基上位,这不是做贼心虚又是什么?

  太子防备众位皇子是真,可谋害自己生身父亲弑亲夺位这样的罪名叩下来他却着实冤枉,奈何事实摆在眼前,他便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襄王却是个心思歹毒做事周密的人,又暗地里推动了几个亲信乔装混进城,把太子的所谓罪状限制夸大的散播出去。

  所谓众口铄金,就在五洲城内流言四起,街头巷尾百姓议论纷纷的时候,太子已经忍不住的方寸大乱,立刻派人前去捉拿那些造谣者,只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流言蜚语这种事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压制住的?罪魁祸首虽然伏诛,外面流言的风声却是越来越大,直至最后他不得已的派出军队到坊间镇压,如此以来非但没能为自己平反,反而让外人更加确信他是因为做贼心虚才会迁怒于这些辜平民,时间人人自危,青天白日里也都家家闭门锁户,短短几日之内,整个五洲城就风声鹤唳,形势急转直下变得万分紧张。

  太子失去民心,地位已经变得岌岌可危,但五洲城毕竟是座屹立几朝的古都,其防御工事修筑的更为牢固,强攻之下亦非朝夕可破。

  襄王却擅于攻人心计,正是因为明白这点,所以他倒也并不马上攻城,而是按兵不动,只是派人死死守住各处城门,断了城内粮草和他们与外界的切联系,重压之下,朝臣之更是人心惶惶,终于,在六日后的个深夜,西南城门的守城校尉林素不堪压力主动打开了城门向襄王投诚。

  襄王当即指挥大军长驱直入,太子手上不过区区三万禁卫军,哪里是他二十万勇猛大军的敌手,双方在皇宫外面的栈道上厮杀了整夜,用“血流成河、四横遍野”个字来形容再不为过,最后太子终因寡不敌众而落败,在黎明之际仓皇逃回内城躲避。

  此时的襄王已经丧失了继续与他缠斗下去的耐性,竟然毫不顾及宫先帝的遗孤,把大火将整座皇宫付之炬,太子和他残余下来的三千禁卫军都被活活困死宫。

  要知道这座皇都乃是晏氏的祖宗传承了三百余年留下来的家底老本,襄王此举本就已是惊世骇俗,之后他更是彻底舍弃了这座古都,将大晏国的都城迁往百里外的大名府,在哪里重新修葺了更为奢华的宫殿,继位成皇。

  当然,为了排除异己,襄王继位后的件事便是开始大肆诛杀太子党的余孽,当时纪氏族的掌舵者纪潇何正是晏麟的授业恩师,首当其冲便是第个受到打击迫害的。

  只是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