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晚上干,白天也干(2/3)
新来的平民一穷二白,啥都没有,大量的行李、生活用品也被买了进来。诸如浴池、茅房、垃圾场等附属设置也逐一安排搭建。
如此一来,虚拟币的数目又少了一千多。对于这些必须要用的东西,凌云没有太过计较。逛窑子,吃豆腐渣,该省就省,该花就花。
吃罢早饭,夜班人员全部休息。凌云让人把部分成品木材搬入储存库,卖掉后,两千多虚拟币进帐。
购买了二十名弓箭手,到四处打猎,这两天他看到不少的小动物在附近出没,这应该是一项不错的安排,暂时缓解在食物上的支出。
到现在启动虚拟币还剩五千左右,凌云一狠心又花了四千虚拟币买了四十名长斧兵,全部安排去砍树。通过昨夜的战果看,长斧兵砍树的效率远高于平民,他们又不具备平民的其他的技能,所以这项工作是最佳的选择。
树林后面,距离将军府两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座很大的石山,砍通道路后就可以建造采石场开采石材。
山里树木虽多,但木材卖出的价格低廉,而且随着附近树木被砍完,再砍远处的树木,运距会越来越远。只靠木材支撑着整个阵营的发展,显然太吃力。石材的价格比木材要高一些,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成为凌云主要的经济来源。
虽然还有农业和畜牧业可以发展,但暂时还没有适宜发展农业的土地,况且农业和畜牧业都属于长线投资,收益慢。凌云只能先放弃这些,利用现在的资源优势,发展收益见效最快的开采业。
平民则全部进行木材加工和修建住宅。等新输送的平民陆续出现后,凌云开始了兵工厂的建造。
有了兵工厂,就可以买到兵器,花费一定数量的虚拟币就可以在兵营里将平民训练成士兵。其成本远低于直接在兵营中购买士兵。
但如此一来,能干活的平民数量将会相应减少,而且士兵的培训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凌云在虚拟币不充足的情况下,比较倾向于通过培训的方式获得士兵。
凌云今天没有亲自参加砍树,而是穿着白亮的盔甲,佩带着权柄剑,在工地上不停地巡视,随时下达新的指令。
当药堂建造完成后,凌云立刻按照清单把草药买了进来,数量多出了一些,以备急用。
在山溪边,他无意中看到一条鱼跃出了水面。他立刻购买了一张渔网,让人用网横拦住整个山溪。有这个资源,自然不能浪费了。
不到中午,兵工厂建造完成,凌云没再建造新类型建筑。而是把重心都放到了木材加工和住宅建造上。长斧兵砍倒的大树越来越多,大量地积压着,他需要把这些大树迅速转化成木材,然后卖掉。
到下午的时候,锯好的木材卖出了一多半,凌云的虚拟币增加了三千多。新输送来的平民又增加了四十多名。
就在他满脸笑容巡视的时候,在山溪边捕鱼的平民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启禀将军,从山溪对岸的树林里出来一伙人,全都拿着兵器,冲这边来了。”
凌云一惊,急问道,“有多少人?”
“将军,能看到的大约三、四十人,树林里好象还有,人数看不清楚。”那人立刻回答,
“穿什么衣服?”凌云又问。
“衣服很杂,穿什么的都有。”那名平民想了一下说道。
“所有长斧兵集合。”凌云高声喊道,同时派旁边的一名平民到兵营去召集那些休息的士兵。
听报信人说来的那伙人衣服很杂,他心头才稍微安定了一些。服装不统一,是官军的可能性不大,顶多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