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借粮之祸(2/3)
次日,徐晃带着兵马再次来到河池城下讨敌要阵。
黄权高挂免战牌,拒不出战。
徐晃并未进行攻城,而是派人喊了一会便率军回营。城中的情况他大致有了了解,现在的城里热闹非凡,益州军与百姓的矛盾更加升级。张任被擒之后,这个最大的借债人不在城中,百姓心里更加慌乱。眼看着借出去的粮食更加没有了指望。
不但百姓如此,城中的军士也一样。军中粮,军士喝的粥越来越稀,肚里粮,心里发慌。这仗还打,军心乃战之根本,因为粮食的问题,军心动摇了。
黄权奈之下,只得再次向百姓伸手,但这次不是借了,而是抢。
战乱时期,一切从权,黄权的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城中百姓,使百姓彻底与益州军分裂开来。
百姓开始盼望着凌云的兵马打进来,因为他们都听说过凌云治下的城池,百姓安居乐业,不但不向百姓要粮,还用粮食周济百姓。
事情就怕比,相比之下就见了高低。
第五天的时候,张任率领六万兵马返回徐晃的大营。这是一部分兵马,还有两个城的兵马,张任已经派人前去通知。
百姓厌战,军士也同样厌战。在天下混乱之时,他们或许不关心谁得天下,他们更关心的是一日三餐,更关心的是家人的生活。
当张任宣布率领他们归降凌云时,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激动,终于不用在与那些恐怖的军队作战了。
这五天的,徐晃每天都去河池城下晃一圈。
城上除了益州的军旗猎猎地飞舞,那些守城的军士全都精打采。根本没有大战在即的紧张情形。
这次,徐晃不仅带着的兵马,还带着张任的六万大军。
六万人全都穿着益州军服,往城下一站,两支敌对的大军忽然站在了同一阵营,给城上的守军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力。
黄权站在城上望着下边的张任和益州军,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看这架势,今日河池城必难保全,是破是降,肯定会出结果。
黄权心里清楚,因为他在,手下的大军才能坚持到现在,如果不在城中,或许军士早都打开城门归降凌云了。
至少那样能吃饱饭。
张任同样心中思绪万千,曾经他是这个城中的主将,如今他带着益州的兵马来攻取曾驻守的城池。真是造化弄人,时势弄人啊。
看到城上的黄权,张任拍马出了队列,“黄太守,没想到今**我二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相见。真是世事难料啊。”
黄权点了点头,“是啊,谁能想到,你我同僚一场,今日已成敌我。”
张任并没接着黄权的话继续说,而是话锋一转问道,“城中可还有粮?”
黄权摇了摇头,“没有了,百姓手中也已粮。”
张任道,“降吧”
黄权明显有些挣扎,痛苦地闭上眼睛,而后睁开,对城下高声喊道,“徐将军,如果归降,将军可能保证全城军民的安全。”
徐晃轻轻点了点头。
黄权得到允许,立即高声命令,“全城军士听我将令,放下兵器,打开城门,随我出城。”
黄权此举实属奈,大势所趋,并非他所能左右的。城中大半兵马都是张任带来的。他只不过有暂时的指挥权,如今正主就在城下,只要张任喊一嗓子,估计那些军士当时就得反了。
黄权并非没有良知之人,先前因为粮食与百姓闹僵了,心中委实过意不去。但他绝对不能眼睁睁看着军士饿死,不得已才做了违心之举。
现在得到徐晃承诺,心中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