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谋谈(2/3)
“管他呢,现在我们不是朋友吗?阿秃尔。”
许多年以前,颜华和小名叫阿秃尔的乌齐秃炽曾是朋友。
那时,上一代的北王试图和蛮族和平相处。
那时的星寒关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烽火台,正在扩建当中,而真正的防线在鲁城和板城。
在星寒关周围,蛮族的部落和华朝的村镇彼此相邻,两族“和睦相处”,虽然民间也时有纠纷,但上一代的北王说,那都是小事情,亲兄弟不是还有吵架的时候么?可是,蛮族和华朝毕竟不是“亲兄弟”,生活方式的不同,注定了两族间的怨恨日益增加。
蛮族为了狩猎,时常破坏华朝人开垦的土地,华朝人记恨在心。
而华朝人自视是天朝上国的子民,向来瞧不起蛮族,蛮族也暗自怨恨。
再加上语言不通,缺乏交流,更增加了许多误会。
就这样,脆弱的和睦渐渐瓦解了……“阿华,阿爸不让我再来找你了。”
“哦……”“可是,我们还是朋友吗?”“算是吧,至少我们还不是敌人。”
还不是敌人?那是早晚的事了。
真正将和平彻底破坏的,是一次民间的纠纷。
一队蛮族猎户将一群獐子驱赶到了田地里,那是华朝人的田,华朝人大怒,破坏了蛮族猎户的狩猎。
双方发生了争执,后来动起手,互有损伤。
当天晚上,一个姓弥的华朝农户摸进了蛮族的部落,绑了一个蛮族的小酋长回来当人质,要求蛮族赔偿田地的损失。
第二天,蛮族组织起来,冲进村子要抢人。
弥农户组织村民拦住了蛮人,双方又动了手,这次死了三个人。
第三天,白旗旗主组织所有白旗的男人来村里要人,仗着人多势众,将弥农户一家抓了起来,审问他们把小酋长藏在哪儿了。
但由于语言不通,审问并不顺利。
白旗旗主下令杀人,先杀了弥农户的父亲,然后问,小酋长在哪儿?弥农户的妻子说了出来,可蛮人没人能听懂。
当翻译的对华朝语只是略知一二,翻译起来驴唇不对马嘴。
而弥农户一家都被绑住了,也没法用手比划指点。
于是白旗旗主继续下令杀人,弥农户一家七口,被杀了六个,剩下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
这时上一代的北王带兵赶来,将小男孩救了下来。
颜华和乌齐秃炽都已长大了,他们跟在父亲身边,相互对视着,眼神里都是对友谊的惋惜。
后来,被抓的小酋长被放了出来,白旗旗主带人撤走了。
上一代北王把弥农户家最后剩下的小男孩带回了鲁城。
当天晚上,小男孩不见了,显然是找蛮人报仇去了。
颜华随父亲到达了白旗旗主的部落,当时小男孩已经被抓住了,蛮人正在对他用刑。
即便是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样使用狠毒的刑罚,将小男孩的手指一根一根切下来,然后再将手掌切成一片一片。
上一代北王带人到达的时候,小男孩的左手已经没了。
颜华看到那个施行的人就是乌齐秃炽,他手里拿着锋利的刀子,在蛮人的欢呼声中,面目显得很狰狞。
那一刻,颜华和乌齐秃炽的友谊被民族仇恨彻底击碎了。
之后,华朝和蛮族的战争终于爆发了,一打就是十几年,直到十年前,因为大瘟疫,北王军的补给成了问题,为了能够专心地赈济灾民,已是北王的颜华,不得不和蛮族进行休战和谈。
也已成为大旗主的乌齐秃炽只提出一个要求:在长城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