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舒家小园的秘密(2)(2/3)
最早,在等待回迁期间,这座小院被当作出租房,他与钱颖靠租金维持日常生活,而后商业间建成,原屋主都获得了政府补偿的店面,随之,小院空余的房间变成了员工宿舍。
有小院出租房的支持,加上酒吧店面产权属于自己,不存在租金问题,所以一来二去,舒畅的酒吧就成了新员工的临时歇脚地。
他们住着酒吧提供的员工宿舍,白天四处求职,夜晚去酒吧打工挣生活费。
他们当中,有的人找到好职位后则辞去酒吧工作,也有人继续在酒吧打夜工,做两分职业拿两份薪水。
不过,他们共同的选择是——继续租用他们曾经的宿舍。
因为随着城市的飞速扩容,当初的城郊也成了城市的一部分。
小院现在所在的街道,巷尾与一条城市主干道垂直交叉。
这条主干道两旁高楼林立,***彻夜不息。
而小院所在小街却远离喧嚣,还保留着一点当初的城郊气氛。
使得小院既交通便利,又闹中有静。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令租客不忍放弃小院——小院住客都曾是当初的同事,彼此熟悉。
在冷漠的城市中,他们之间存在的那股温馨,令人留恋。
还有,相对于周围出租屋,这座小院房租不高,房东舒畅自小贪图享受,对自己居住的地方当然不肯凑合。
小院配有专门的清洁工打扫卫生,栽花种草;还有一个按钱颖意思布置的,设施极为齐全也极为先进的公共餐厅。
这些厨房设备都来自国外,许多设备让厨师们闻所未闻,当初设立这间公共餐厅的目的是方便员工白天就餐。
但酒吧的餐点师傅随后把这个厨房当实验室,他们自己备上材料,在此琢磨新菜品,相互交流技艺,然后四处寻找品尝者征求意见。
紧接着,酒吧调酒师也加入其中,……结果,在此就餐的员工有口福了。
早餐、午餐,未来的名厨、名调酒师轮番上阵,翻着花样展现自己的技艺,创新技艺。
即使技艺高超的人,也不忘在此培养熟练度。
酒吧员工辞职后成为小院租客,他们熟知小院内情,便一致要求以成本价或微利价,继续参与品尝,于是,厨师、调酒师收回了他们的实验成本,甚至略有盈利,小院租客则廉价品尝了那些尚未上市的新菜品、新糕点、新酒式。
等后来者发现,那些市面上声名赫赫,价格令人咂舌的名菜、名酒、名点,在这座小院里竟以令人吃惊的廉价半卖半送,他们怎肯得置身事外。
于是,那些少男少女租客,不仅自己在此餐,还出双入对,携带恋人来品尝,并把出入此间当成高尚品味炫耀。
渐渐,这间小院名声在外,私下里获得了“舒氏(适)公寓”的绰号。
一直冷眼旁观这一切的赖文漪从不放过任何捣乱的机会,她生活在象牙塔内,不知世事的艰难,不停地同情心泛滥。
于是,舒氏公寓就被她当作了安置所,无数人打着她“师妹”、“校友”旗号,由她介绍入住舒家小院。
对于她这种添乱行为,钱颖碍于情义,虽有不满却不好表示。
舒畅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有求必应。
最终造成小院租客极度年轻化,每到吃饭时间,餐厅人满为患。
幸好酒吧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餐厅无法夜间营业,否则,这里又成为另一个喧闹场所。
现在是白天,小院内人来人往,外面街道则充满懒散的气氛。
小街不算长,不过半里地;两侧密密麻麻、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