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小说网
繁体版

资料:道家养生功(4/15)

童,并能出现特异现象。

养生功法的类别

这里所说的养生功法的类别,是专指千峰派继承道教龙门派所传的性命双修养生功修炼方法的种类,即有顿法、渐法、男擒白虎、女斩赤龙之分,不涉及其他门派的气功。因为人有男、女、老、幼之分,有生理与身体强弱之不同,在使用功法上当然也必须有所区别。

童真之体,完整无缺,就没必要再补。因此,对于童子功仅有其名而已。

成年人(十六岁以上),尽管身体强弱差距很大,但采取的功法只有一个,即“渐法”,又称补法:亏损多者多补,亏损少者少补,以破而补囵、缺而补圆为目的。当筑基炼己完成后,渐法的任务也告完成。接着由“渐法”转入“顿法”。

什么叫渐法,什么是顿法呢?所谓渐是指渐渐的、一点一点的、逐渐的填补,故谓渐法。所谓顿法,从顿字的意义来说,有顿然,忽然之意,如禅宗的顿悟、顿觉,是忽然明白的意思。道家的所谓顿法,是捷径,比渐法进度要快。但倘炼己不纯,筑基不牢,很容易得而复失,事物发展的规律往往是其进急者其退速,练功亦然。当然事物的成败有其各种原因,也不是绝对的。道家正一派的创始人张伯端主张顿法,称南派。道家全真派创始人工重阳主张渐法,称北派。故有北渐、南顿之称。

老年人(六十岁以上),身体内外的机件磨损殆尽,新陈代谢的功能失灵,生机断,精已竭,炁将枯,西归有日。但只要一息尚存,就有一线希望。此时修持要用武当张三丰祖师所说的“敲竹斗龟”的法子,将睡龟唤醒,使其焕发青春,恢复生机,可再用渐法补而救之。

以上我介绍的养生功法的类别,只有顿法、渐法、男擒白虎、女斩赤龙四种。

功法十三步

第一步收心求静

法诀

初打坐,练静动,全身内外要放松。

二目垂帘守祖窍,舌闭天池津自生。

深细长匀调呼吸,心定念止是正功。

身心两忘万籁寂,形神俱妙乐在中。

掐子午,除杂念,祖炁修足玄关现。

脸似蚁爬丹田暧,口满津液要吞咽。

下座拂面舒筋气,浑身上下搓一遍。

筑基炼己全赖此,静极而动一阳现。

功法详解

收心求静,是道家的修身养性、打坐参禅,也是性命双修基本功。入坐前,先将衣服上的钮扣解开,宽衣解带,全身内外放松,心里预先要有一种愉快感,用舒畅愉快、乐在其中的情绪来帮助入静。

取坐势,在**、沙发上、椅凳上皆可。身上披的衣服应根据自己的身体以及气候变化增减,慎勿着凉感冒。

打坐时的面向:面向正东或正南,夜间要面向窗户亮光处,以免神昏易睡。

坐功要领:盘膝端坐,脚分阴阳,手掐子午,二目垂帘,眼观鼻,鼻观心。闭口藏舌,舌顶上腭,呼吸绵绵,微降丹田。心神意念守祖窍,三花聚顶秋月圆。下座拂面熨双睛,浑身上下搓一遍。伸臂长腰舒筋气,静极而动一阳现。要领详解如下:

盘膝端坐:盘膝有单盘、双盘、五心朝天之分。初学者可采用自然单盘膝,不要勉强。所谓端坐,是上体自然正直,不前俯后仰,百会与**成垂直一线,但务必放松自然。须知松则气顺,经脉舒畅;僵则气滞,有碍气血流通。只有全身内外放松,才能给入静创造条件。

脚分阴阳:盘膝时左脚属阳在外,右脚属阴在内,为阳抱阴,但不是绝对的,如感到不舒服可改换。对此不要太拘泥。

手掐子午:左手拇指掐本左手中指午位,右手大拇指进入左手内掐住左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