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道家养生功(2/15)
王重阳,金代道士,全真派创立者。原名中孚,字允卿,后应武举,改名得威,字世雄,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威阳人。出身豪门,应武举,中甲科。遇仙人吕洞宾,传以修炼秘诀,遂通仙术。于是弃妻离子,云游终南山一带。金世宗大定元年,在南时村穴居,名其穴为“活死人墓”。后往山东昆嵛山(在今山东牟平东南)。马钰、孙不二夫妇筑庵师事之,题其庵名曰“全真”,凡从其学者都是全真道士。继在文登、宁海、莱州诸地传道。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提倡全神炼炁、出家修真、不炼外丹,并制定道士出家的制度。著有《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立教十五论》等书传于世。其弟子马钰即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女),后世称为北七真,又各立门派。
马丹阳(1123-1183),原名仆义,字宜甫,后更名钰,号丹阳子。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弱冠能诗。擅针灸疗法,有马丹阳神针八法之称。金大定七年七月王重阳到宁海传道,马丹阳与妻孙不二师事之。王重阳见其夫妇求道心诚,遂将内丹秘诀传于二人。马丹阳立遇仙派,孙不二立清净派。马丹阳著有《神光璨》、《洞玄金玉集》,孙不二著有《不二元君法语》,流传于世。二人同为北七真之一。
刘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山东掖县人。少为屠户,金大定九年从王重阳学道,后立随山派。著有《仙乐集》、《至真语录》、《道德经注》、《阴符演》、《黄庭述》等流传于世。
谭处端,原名玉,号伯玉,后改法名处端,号长真子。山东宁海人。传说身体瘫痪,针药无效,闻重阳自终南山来,扶杖往谒,欲求治疗之法。重阳闭门不纳,乃坚守终夕。其门忽然自开,重阳大悦,以为是“仙缘”所契,乃召之同衾而眠。次日清晨下床,旧疾遂愈。因乞侍左右,终身不退。重阳以仙术相授。后立南无派,为北七真之一。又传谭平常爱书“龟蛇”二字,习而不已,妙将入神,有飞腾变化之状,时人争相收藏,视为珍品。著有《云水集》传于世。
王处一,号玉阳,又号华阳子,山东宁海人。师事王重阳,居昆嵛山烟霞洞修炼,为全真道嵛山派创始人。金章宗召见,问其何以能前知?答曰:镜明能鉴物,此自己灵明之妙耳。著有《云光集》、《清真集》传于世。为北七真之一。
郝大通,自称太古道人,号大通,又号广宁子,宁海人。明周易,善卜筮。后从王重阳学道,为全真华山派创立者。世称“广宁真人”。为北七真之一。著有《太古集》、《太易图》等传于世。
道家养生功理论依据
养生功的理论基础可归结为一个“道”字。道是什么呢?老子《道德经》云:“吾不知其名,强名之曰‘道’。”又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其大无所不包,其细无所不入,生天育地,至高至大。道生一,即无极;一生二,即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尽性命之理,寓养生之道。八卦又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八卦是伏羲所画,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其方位则是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巽西南、震东北、兑东南、艮西北。后天八卦是周文王所画,即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其方位是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巽东南、艮东北、坤西南、乾西北。乾父为天为老阳,坤母为地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