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洛阳才子(2/3)
“玄桓师父不必多礼,杨广已经等了很久了。看座。”杨广一声,一个美貌女婢搬来一个红木椅。
“贫僧不习惯坐椅凳,不如就站着吧。”
“也好,小王还有几个奏折要看,稍后我们去密室再谈。这屋中书籍,师父可以随意翻阅。”
“贫僧实在急于知道家父的消息,不知道王爷可否有了消息?”
杨广一拍额头,道:“你看我忙的,把这事给忘了。”杨广说完,打量了一眼,笑道:“我昨夜回来派人连夜查阅宫中的书部,倒真有个叫张有为的。却没法判断是否是你的父亲。”刚才看玄桓那一眼,见玄桓神色没有什么变化,杨广十分满意。
“我母亲姓高,如果那个人也娶妻高氏的话,那么几乎就可以肯定是家父了。”玄桓心中一喜,总算有了一丝线索。
“翠云,你去叫李修文来。”
“是。”翠云行礼后,接过杨广递过的纸条就出去了。
“玄桓师父先找本书看,等会李修文来,什么都知道了。”杨广伏下身,继续浏览奏折。一般太子才会帮皇帝批阅奏章,杨广得此重任,可见文帝对其器重。
玄桓见书架上摆满了书籍,随手拿下一本《易》。翻开竟然看不懂,比佛经还要微言大义,索性放了回去。玄桓突然记起戒指里的百科全书,那绝对称的上是旷世奇书。
不一会,李修文进来,人如其名,一副文雅书生模样。杨广抬起头来,道:“修文,把张有为的简历给玄桓师父说一下。”
“是。”李修文稍抬头,看着杨广身后的字画开始背诵:“张有为,祖籍蒲州,父张康曾为北周中郎将。开皇元年,随父迁居洛阳。张有为善文,尤其写的一手好诗。当时与刘中庸、皇甫新安、独孤树并称洛阳四才子。四人才华横溢,后得周武帝召见,各赐官职。张有为官拜从八品翰林院典籍,后张有为娶刘氏为妻。”
玄桓出声打断道:“张有为娶张氏而不是高氏吗?”
李修文对玄桓道:“修文善背诗文,从不出差错。”
“哦,玄桓不是怀疑先生。那这个张有为,现在还在洛阳为官吗?”玄桓有些失望,原本以为找到了自己身世的线索。
“张有为在十七年前,突然失踪,再也没有消息。”
“哦,这样。谢谢先生了。”
“修文你下去吧,我和玄桓师父有话说。”
“是。”李修文应声退下。
…………
文帝书房,秦王杨俊站在书案一侧,虚书面对书案而立。杨坚沉吟半晌,“杨俊,你先出去一会,我和虚书大师仔细谈谈。”
“是,父皇。”杨俊应声退下。杨俊心中窃喜:从刚才杨坚的表现来看,杨坚应该是动摇了。
“虚书大师,秦朝之时,南北统一,我中华国力昌盛。现在,北隋南陈,以大江为界,交兵不断,边疆百姓苦不堪言。南陈不同西北突厥,我可占其地而统一中华,到时天下必将迎来太平盛世!”说着,杨坚站了起来,显然十分期待南北统一那一天。
“当年秦始皇统一中华,暴政于民,百姓依旧是苦不堪言。”虚书看杨坚神色大变,忙道:“开皇仁政,天下太平,这是万载千秋的功业。可是出兵讨陈,动辄用兵百万,于负担极重。若战事不利,天下苍生将陷于水火,这却是大罪过,必受邺报。”
“那依大师所见,寡人当如何?难道就眼看着边疆混乱,民怨沸腾吗?”杨坚直视虚书,显然不认同虚书的看法。
“贫僧曾到南夷之地游历,见南夷之人,不礼佛不信道,而多信蛮兽妖孽。起初贫僧以为,蛮夷人不可教化。在南夷之地住久了,才发现那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