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写作指南》(二)(3/7)
人的思想内涵的体现除了自内而外,其实也是需要学习交际礼仪等来修饰的。文章也是一样,有好思想不一定就能成为一篇好文章,这就是文字底即文笔的作用了。”
最后一句话说得太好了,把文风和文笔之间的关系讲明白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思想可以流传百世,有的人则不行。象孔子,要不是其弟子把他的话整理成脍炙人口的文章,只是“述而不著”,思想未必能流传至今。而有的人说墨子思想之所以没能发扬光大,或许跟他的著作文笔朴实无华有关就是没有孔子的弟子文笔那么华丽。
有的“大男人”不喜欢婉约的文风,因此苏轼,曹操,毛主席等的文章适合他们看,而小女子多喜欢婉约派、花间派的词人,如李清照、温筠庭等。
自然也是有文风的,比如有小资文,装b文,批判类,黑色幽默类,华丽型,中庸型,特立独“型”等等,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什么文风,就能吸引什么”人风“的人。
有人把文笔,理解成是一门“技术”是“才”,而文风则是“道德范畴”是“德”,“有才无德,有德无才”总是一种缺憾,“德才兼备”才是最高境界。
叙述方式又怎么讲呢?
对的故事情节,你是准备用顺叙,插叙,倒叙、平叙等中哪种叙述方式来讲故事,和记叙文的唯一区别就是一个“假”,一个“真”当然里面都可包含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如果高考作文可以写记叙文,你写篇也是可以的。
关于叙述方式的正确应用,这个baidu一下就好了,这是语文的基础,我就暂不转述了,容日后再表
有些作家有他擅长惯用的写作手法
如黄易,他的文笔虽然不算高明,通常以“虎躯一震”来威慑敌人,但他的擅长用电影手法来表达,看他的书,很容易联想到高手对决的精彩画面,以及“覆雨翻云”的香艳场景;而古龙的,则有些意识流手法了,不停的牵动着你的思想,一步一步往前走;倪匡惯以第一人称、日记体手法来叙述故事,作品通常以日记形式来讲述“我”所面临的悬案,一步步揭开谜底。而金庸写作手法与他的文笔文风叙述方式一样,和他的笔名一样都是那么的“庸”,这“庸”是中庸的“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可以说是大雅若俗,大巧若拙,看似平常,实则绚烂。
那么,怎么样才算恰当呢?
一言蔽之,对故事情节可看性有提升作用,与题材类型契合度高,就是恰当的文笔,文风,叙述方式,写作手法……
例如充满悬疑的故事情节,常运用倒叙为主以事件结局为前的叙述方式,一步一步,揭示事件的起因;你的如果还是幽默类型,那么就要以幽默的文风去写,字里行间要充满幽默细胞,你喜欢用平叙的方式来写,几个人物几条线并行着写,那么建议你用第三人称手法……如果你还有一流的文笔,那就再好不过了。
问:如何提高文笔?(编号:020401)
楼心月:
下面我隆重的讲一下文笔
曾经有几位年轻的作者,让我评一下他们的。我看完之后,说“无语”,他们问我,“我有什么不足?应该怎么提高?”
我一时语塞,思来想去,该如何教他们,从何教起?因为他们连最基本的汉语语法都会犯错,逻辑混乱,字词时常乱用,文章如流水帐。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找到了答案,和他们说:“……你们真要想提高自己的文笔,复习小学语文吧。”
我记得这些基本的汉语语法,用字用词的准确性,词性、修辞手法都是从小学语文开始教的。或许那时候大家还年幼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