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赚了一万(2/2)
下午,哥俩去海江道逛街。现在有了钱了,就要挥霍一下。他们俩目前的观点就是,钱就是王八蛋,花了咱再赚,挣了钱不花出去,那这些钱就只能是一张张的废纸。
九十年代的岭北镇没什么像样的商场,海江道是岭北镇最大的也是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一个个琳琅满目的门脸,卖着各式各样的杂货,这条街上就有一座像样的大型购物商场,百货大楼。里面买的都是一些当时来讲挺有名气的品牌服装。对于当时岭北镇人的消费理念来说,在百货大楼买衣服就是一种奢华的享受,稍微有点钱的顶多在这里扯几尺不错的布料去裁缝店里做衣服,只有身份很高贵的人才会来这里买品牌服装。
陆小北和赵鹏辉走在商场里,人不是很多,衣服的种类倒是不少,看着两个人眼花缭乱。当时正是板鞋在中国兴起的时候,尤其是开化较晚的岭北镇,板鞋是年轻人的最爱,是时尚潮流的先驱者才会穿的。
“我买双这个纯白色的,你看怎么样?”陆小北拿着一双香港品牌的板鞋说道。随着香港回归日益临近,香港的货源也开始大批量的流入中国大陆,板鞋是最早来的货品之一。
“我看不错,那我就来这双纯黑的,跟你那个摆的款式一样。”赵鹏辉也拿起一双黑色板鞋,然后坐下,脱下自己的鞋子,准备试穿。
“那小孩,你干嘛呢?”售货员很不高兴的走过来说道。
“试鞋啊。”赵鹏辉很无辜的回答,这是他第一次做出无辜的样子。
“这鞋子不能随便试穿。”
“不试试怎么知道合不合适?”
“你准备买吗?”
“当然。”赵鹏辉很坦然。
“这双鞋是香港进口的,英国牌子,标价是二百二十块钱。”售货员拿着鞋子上的标签说道。也许现在买双阿迪或者耐克的鞋子好几千的都算不得贵,但在九十年代的岭北镇,那些大多数人还怀揣着奔小康的梦想,过着温饱生活的市民们,有几个能花二百二十块钱买双鞋的?即便是有,也不可能是这么大的孩子,那时候连家长身上都没多少钱,孩子的零花钱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