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赞誉与抄袭(2/3)
这些歌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但喜欢的人还真不少,而且短短两天就有50多条国外网友的评论。
“中国的俄罗斯情节非常有趣。”
“太悲伤了。”
“我爱前苏联和旧gc国际俄罗斯音乐。”
“(回复上一条)你对意识形态的理解非常滑稽。无所谓了。你和我谈论的东西完全不在一条路上。俄罗斯风格的音乐是十分美的,这就是现在我想说的话。至于其他的很难跟你沟通,抱歉。”
“我想哭,真的。”
“疯狂地迷恋这首歌。”
“我很喜欢这首歌,它有强烈的俄罗斯风味。有谁知道怎样才能找到更多像这样的歌曲呢?”
“梦幻般的浪漫。”
“这位歌手的其他中国歌也很好听,虽然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
“……”
三天之后。油土鳖上出现了俄罗斯版本的《白桦林》,显然这首歌已经有了忠实的国外粉丝。
国内喜欢的人就更多了,随着《战旗飘扬》这部抗日剧的播出,作为主题曲的《白桦林》迅速流传开来。那些上了年纪的电视观众,他们的青春就是伴随着前俄罗斯风格音乐长大,听到《白桦林》更多了几分怀旧之情。
这首歌的传播度比《死了都要爱》还广,它的受众几乎是全年龄段的。
在异时空,朴树并不想将《白桦林》收入专辑,因为这首歌他没有投入感情,只是为了创作任务而创作。好在高晓松商业嗅觉敏锐,说你不想放在a面做主打也行,但至少要放在b面,整张专辑有可能这首歌最先红起来。
高晓松的预言得到验证,《白桦林》果然是那张专辑里最火的,在短时间内就传遍大江南北。
《白桦林》为什么会火?
除了动人的旋律和俄罗斯异域曲风外,还有它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年轻的情侣在白桦林中山盟海誓,此时侵略者来了,小伙子毅然拿起枪奔赴国难。多年以后,那姑娘已经白发苍苍,仍旧守候着这片白桦林,直到死的那一刻还在独自等待。
战争时期凄美的爱情,才是《白桦林》最打动人的地方。
《战旗飘扬》只是部投资比较大的抗战剧,里面雷点不少,剧情更是被网友吐槽得千疮百孔。但就因为一首主题曲《白桦林》,这部电视剧受到格外地关注,一些平时不喜欢看电视的年轻人,也因为好奇而忍不住观看。
《战旗飘扬》的最高收视率居然达到1。35,长期高居收视排行榜前三,这大大出乎制作公司和电视台的预料。
就连一向看不惯叶诚的高秀英,也不得不承认侄女儿捡到个宝。不管是去年的《向天再借五百年》,还是现在的《白桦林》,都让大国文化公司投资的电视剧得到更多的关注。
不过有网友吐槽道:“又是一部烂剧加神曲,白瞎了那么好的歌。”
或许因为《白桦林》的正能量,又或许是因为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叶诚新歌的动静闹得挺大,不仅网上热议疯传,甚至连纸质媒体都有报道。《首都青年报》的文娱版,就用了将近三分之一个版面来评论《白桦林》(不排除大国文化公司在背后运作),并且大力赞赏这首歌的正面意义和艺术价值。
央视春晚总导演欧鹏,亦主动打电话联系杨威硕,希望叶诚能够在今年的春晚演唱《白桦林》。
杨威硕打电话来征询叶诚的意见,他当然希望叶诚能登上春晚舞台,虽然一分钱不能挣,说不定还要倒贴,但其带来的商业利益太大了。
别的不说,只要叶诚在春晚唱歌,他明年的演出和代言费绝对-->>